第784章 离开
小
大
张文远喝得有点醉,被宋有明扶着。
席间,他们说等到什么时候再告个假到曲州去拜访苏誉和顾长乐。
显然,这个机会可能很快就来了。
苏誉私下对宋有明说:“今年朝廷极有可能开恩科。”
“届时你们若是参加的话,去省府之前可以来曲州先找我。”
这消息,让本来也有点醉意的宋有明瞬间清醒了。
“你说的是真的?”
苏誉也不能十分肯定,只说:“不一定,只是很有机会。”
“而且若是开的话,最迟下个月皇榜就会张贴各处,届时你们就知道了。”
这个消息,是他在过年期间收到的。
因为去年京城地龙翻身,朝廷必须拿出点东西来振奋人心。
但朝廷如今什么都掏不出来,只能掏出个加开恩科来鼓舞天下士子,好把地龙翻身的事情给揭过去。
如今快要开春了,如果真的要开恩科,最迟在五月份一定会张贴皇榜公告天下。
不然很多人都会赶不上的。
宋有明和张文远都是和苏誉一起中的秀才,只不过上次乡试的时候双双落榜。
这次开恩科的话,他们必定是会参加的。
宋有明脸色顿时就有些紧张。
“好,我知道了。”
“多谢你告知。”
“届时若是真的出了告示,我们便提前出发到省府去,顺道去曲州拜访你们二位。”
苏誉笑道:“尽管来。”
宋有明这才扶着张文远一起上马车,陈氏跟在身后。
上车后,很快就离开了秋水村。
陈氏这才说:“原以为府君和公主殿下这样的人物对我们来说是天上神仙一般的存在,没想到他们意外地平易近人。”
他们对村里人也非常的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样的身份,陈氏觉得城里一些员外老爷们看起来都比他们架子大。
宋有明还在想着恩科的事情,随口回道:“确实,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等到过一阵子,咱们再备厚礼上门去正式拜访他们。”
如果真的要加开恩科的话,正好自己可以带上娘子一起去赶考。
这样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顾。
想想马上要来的恩科,宋有明不禁有些紧张。
本来按照正常的话,还有两年才到乡试。
上一次参加乡试时,他就深深见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回来后一直颇为刻苦地读书,想着苦读三年应该到时候能考好一点吧。
没想到这次恩科这么快就来,他心里还真的没什么谱。
虽然紧张,但还是要去的。
只要是家里条件允许的,多一次拼搏的机会,基本都会去试一试。
......
苏誉和顾长乐在村里又待了一阵子。
快要开春的时候,天气不冷不热,还算比较舒服。
苏誉和宋有明说最迟五月份开恩科的消息就公告天下,但朝廷却没等到五月份。
在苏誉他们一家人准备回去的时候,这消息便已经公布了出来。
加开的恩科有乡、会和殿试,乡试会在七月中进行。
这样的机会,能让朝廷再录取到不少的人才。
读书人们收到这个消息都是又紧张又激动。
期间,苏誉还收到了苏北平原那边的最新消息。
起义的盐民们战斗力惊人,居然抵挡住了朝廷派过去的五万大军的攻势。
而且越打,加入的人便越多。
盐价持续升高,一些大的私盐贩子们也顶不住了。
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的食盐存货和生产资料被那些起义的盐民看上,这些盐民短短两个月,已经抢了两个大的私盐贩子。
有了盐有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和金钱,这些造反的盐民们更加强大。
幸好朝廷的大军组织了几次剿灭,削减了不少他们的力量。
但一直这样下去,大周的盐价就彻底绷不住了。
苏誉听闻,距离盐场偏远一些的西北边,食盐的价钱已经炒到了天价。
即便是加开恩科的消息传出,在当地也引不起任何的波澜。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顾老头那边传来了大胜的消息。
巫泰的所有部落,几乎都被顾老头带兵占下。
其余的那些小部落根本就不抵抗。
东南的军队走到哪里,他们直接就投降。
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胡族几乎都落入了他们的手。
而巫泰本人,也扛不住底下人的投降热潮,直接被自己手底下的人绑了送到东南大营去投降。
收到消息后,苏誉跟顾长乐说:“得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顾长乐知道苏誉看的信是自己爷爷那边写来的,闻言问道:“爷爷那边有进展了?”
“嗯,爷爷准备凯旋了。”
“太好了!”
自从出征后,顾长乐已经好久没见过自己爷爷了。
说不想那都是假的。
而且自己爷爷年纪也大了,顾长乐自他出征后便一直有些担心。
如今终于要回来了,她当即便有些坐不住了。
“那我让人收拾东西,这两天便走?”
苏誉难得看她有些急躁的样子,笑着说:“行,我去告诉大伯他们一声。”
正好这边的事情也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回去迎接爷爷凯旋!
......
得知苏誉他们要走了,苏永昌等人都非常不舍。
路途遥远,难得回来一次,都想着他们再多住几天。
但也没办法,毕竟苏誉是有正事要做的。
苏誉想了想,还是不告诉苏永昌他们自己接下来可能要做的事情了。
他们农家人安安稳稳了一辈子,没必要提前为这些事情提心吊胆。
到正式离开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送别。
大家把苏誉家门口的空地几乎都站满了。
因为要留给车子足够的空间,不少人都站到了别人家的院子里去。
看下人们进进出出搬着东西上车,饶是已经习惯了送别苏誉的苏家人也忍不住有些伤感。
终于把东西搬好,苏誉先把顾长乐和小宝扶上车。
小包子扒着车窗的,在顾长乐的教导下,对着外面的苏永昌等人奶声奶气说道:“伯公、伯婆,包子再回来找你们玩儿。”
一番话说得,吴氏等女眷顿时就舍不得得眼里带了点泪光。
“好好好,包子要常回来。”
苏誉也和众人告别,上了马车。
在大家依依不舍的目送下,一家人离开了秋水村。
席间,他们说等到什么时候再告个假到曲州去拜访苏誉和顾长乐。
显然,这个机会可能很快就来了。
苏誉私下对宋有明说:“今年朝廷极有可能开恩科。”
“届时你们若是参加的话,去省府之前可以来曲州先找我。”
这消息,让本来也有点醉意的宋有明瞬间清醒了。
“你说的是真的?”
苏誉也不能十分肯定,只说:“不一定,只是很有机会。”
“而且若是开的话,最迟下个月皇榜就会张贴各处,届时你们就知道了。”
这个消息,是他在过年期间收到的。
因为去年京城地龙翻身,朝廷必须拿出点东西来振奋人心。
但朝廷如今什么都掏不出来,只能掏出个加开恩科来鼓舞天下士子,好把地龙翻身的事情给揭过去。
如今快要开春了,如果真的要开恩科,最迟在五月份一定会张贴皇榜公告天下。
不然很多人都会赶不上的。
宋有明和张文远都是和苏誉一起中的秀才,只不过上次乡试的时候双双落榜。
这次开恩科的话,他们必定是会参加的。
宋有明脸色顿时就有些紧张。
“好,我知道了。”
“多谢你告知。”
“届时若是真的出了告示,我们便提前出发到省府去,顺道去曲州拜访你们二位。”
苏誉笑道:“尽管来。”
宋有明这才扶着张文远一起上马车,陈氏跟在身后。
上车后,很快就离开了秋水村。
陈氏这才说:“原以为府君和公主殿下这样的人物对我们来说是天上神仙一般的存在,没想到他们意外地平易近人。”
他们对村里人也非常的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样的身份,陈氏觉得城里一些员外老爷们看起来都比他们架子大。
宋有明还在想着恩科的事情,随口回道:“确实,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等到过一阵子,咱们再备厚礼上门去正式拜访他们。”
如果真的要加开恩科的话,正好自己可以带上娘子一起去赶考。
这样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顾。
想想马上要来的恩科,宋有明不禁有些紧张。
本来按照正常的话,还有两年才到乡试。
上一次参加乡试时,他就深深见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回来后一直颇为刻苦地读书,想着苦读三年应该到时候能考好一点吧。
没想到这次恩科这么快就来,他心里还真的没什么谱。
虽然紧张,但还是要去的。
只要是家里条件允许的,多一次拼搏的机会,基本都会去试一试。
......
苏誉和顾长乐在村里又待了一阵子。
快要开春的时候,天气不冷不热,还算比较舒服。
苏誉和宋有明说最迟五月份开恩科的消息就公告天下,但朝廷却没等到五月份。
在苏誉他们一家人准备回去的时候,这消息便已经公布了出来。
加开的恩科有乡、会和殿试,乡试会在七月中进行。
这样的机会,能让朝廷再录取到不少的人才。
读书人们收到这个消息都是又紧张又激动。
期间,苏誉还收到了苏北平原那边的最新消息。
起义的盐民们战斗力惊人,居然抵挡住了朝廷派过去的五万大军的攻势。
而且越打,加入的人便越多。
盐价持续升高,一些大的私盐贩子们也顶不住了。
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的食盐存货和生产资料被那些起义的盐民看上,这些盐民短短两个月,已经抢了两个大的私盐贩子。
有了盐有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和金钱,这些造反的盐民们更加强大。
幸好朝廷的大军组织了几次剿灭,削减了不少他们的力量。
但一直这样下去,大周的盐价就彻底绷不住了。
苏誉听闻,距离盐场偏远一些的西北边,食盐的价钱已经炒到了天价。
即便是加开恩科的消息传出,在当地也引不起任何的波澜。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顾老头那边传来了大胜的消息。
巫泰的所有部落,几乎都被顾老头带兵占下。
其余的那些小部落根本就不抵抗。
东南的军队走到哪里,他们直接就投降。
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胡族几乎都落入了他们的手。
而巫泰本人,也扛不住底下人的投降热潮,直接被自己手底下的人绑了送到东南大营去投降。
收到消息后,苏誉跟顾长乐说:“得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顾长乐知道苏誉看的信是自己爷爷那边写来的,闻言问道:“爷爷那边有进展了?”
“嗯,爷爷准备凯旋了。”
“太好了!”
自从出征后,顾长乐已经好久没见过自己爷爷了。
说不想那都是假的。
而且自己爷爷年纪也大了,顾长乐自他出征后便一直有些担心。
如今终于要回来了,她当即便有些坐不住了。
“那我让人收拾东西,这两天便走?”
苏誉难得看她有些急躁的样子,笑着说:“行,我去告诉大伯他们一声。”
正好这边的事情也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回去迎接爷爷凯旋!
......
得知苏誉他们要走了,苏永昌等人都非常不舍。
路途遥远,难得回来一次,都想着他们再多住几天。
但也没办法,毕竟苏誉是有正事要做的。
苏誉想了想,还是不告诉苏永昌他们自己接下来可能要做的事情了。
他们农家人安安稳稳了一辈子,没必要提前为这些事情提心吊胆。
到正式离开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送别。
大家把苏誉家门口的空地几乎都站满了。
因为要留给车子足够的空间,不少人都站到了别人家的院子里去。
看下人们进进出出搬着东西上车,饶是已经习惯了送别苏誉的苏家人也忍不住有些伤感。
终于把东西搬好,苏誉先把顾长乐和小宝扶上车。
小包子扒着车窗的,在顾长乐的教导下,对着外面的苏永昌等人奶声奶气说道:“伯公、伯婆,包子再回来找你们玩儿。”
一番话说得,吴氏等女眷顿时就舍不得得眼里带了点泪光。
“好好好,包子要常回来。”
苏誉也和众人告别,上了马车。
在大家依依不舍的目送下,一家人离开了秋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