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剑从天降
第872章 袁绍升官
小
大
四月,洛阳南宫,政事堂。
“拜见唐公!”
苏曜一进来,就见卢植、荀彧、朱儁、王允和贾诩等重臣肃立在旁,躬身行礼。
今日苏曜封公,不但意味着他得到了太原、上党、雁门、常山等实际封国领地,更由于加赐位在诸公上使得苏曜在礼制等级上正式超越了各地诸侯与朝堂诸公。
如今,即便是名著海内,为天下之望的太傅卢植,在苏曜面前需执礼相见。
不过,对于这些虚礼苏曜本人倒是不甚在意,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大步走了过去,直入主题:
“诸位不必多礼,南方军情紧急,咱们直接谈正事吧。”
贾诩闻言立刻呈上军报:“启禀唐公,陆康之子陆儁前日已入京示警。其言袁术提兵十万,围攻庐江,形势危急。而袁绍则已率军东进,声称要替朝廷讨伐叛逆。”
“十万大军?”苏曜眉头一挑,“袁公路不是刚吃了败仗被咱们撵走了吗?哪又来这么多人?”
荀彧上前一步解释道:“袁术占据淮南后,大肆征召流民,又收编了当地豪强私兵,号称十万,实际战兵约有四万之众。”
“至于袁本初那边,他打着朝廷旗号,从南阳、汝南两地调集了一万余战兵,又征发了三万民夫,号称五万大军。”
苏曜轻哼一声:“这两兄弟倒是会虚张声势。不过袁绍既然主动请缨,倒省了我们点事情。”
淮南袁术公然反叛,其自然是苏曜目前最优先的打击目标。
不过大军出征不是儿戏。
不说北方新定,诸多事务亟待处理,人心尚未完全归附的问题,就说他麾下这支禁军的状态,那若是不经过充分休整,就贸然再次大规模调兵南下,就绝非是个明智的选择。
是的,苏曜大军的状态不好。
这并不是说战士们士气低迷,倒不如说恰恰相反,如今他的大军刚刚自冀州凯旋,那是士气正盛,但方向就有点微妙了。
他们的兴头,此刻大多都是对准了京师周边的酒肆和妓院.
毕竟,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人死了,钱却没有花完。
战士们刚刚经历大战,手里拿了赏钱,这时正是人心思定的时候,没几个人想再次马上回到那生死搏杀的战场。
就连那最是亡命的汉子,此刻的心思也是想先爽上一把,怎么说也要在下次上战场玩命前,把手中赏钱挥霍个差不多再说。
故而,如今的洛阳城中正在迎来一阵狂躁的消费热潮。
在这阵热潮退却前,不宜强行挥军南下,战士们的情绪和需求必须得到重视,否则的话那就要在开战前先面对一大堆厌战deBuff了。
王允忧心忡忡道:“唐公,袁绍此人野心勃勃,此番出兵恐怕另有所图。若让他顺势占据庐江,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王大夫多虑了。”贾诩微微一笑,“袁绍虽有些心思,但眼下还不敢公然违抗朝廷。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正式下诏任命他为讨逆都督,节制江淮诸军。如此一来,他若胜了,是为朝廷立功;若败了,也是他指挥不力。”
“文和所言不错,但朝廷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荀彧发言说,“庐江毕竟是朝廷辖地,陆康又是尽忠职守的忠臣,我们但有余力就应给予支援。”
“确实。”卢植点头说,“袁本初到底兵力有限,想来他自己也没有必胜把握,否则也不至于送个女儿过来欲换朝廷援军。”
苏曜闻言,微微一顿:“说到袁绍的女儿她现在何处?“
贾诩拱手道:“回唐公,袁氏女已至洛阳,暂居驿馆。其送亲队伍声势浩大,嫁妆绵延数里,引得洛阳百姓争相围观,可谓是近日来除大将军凯旋外最惹人注目之事。“
“呵,声势不小,袁本初倒是舍得下这本钱。“
苏曜冷笑一声,随即话锋一转:
“诸位觉得,这袁绍是真想联姻,还是另有所图?“
荀彧沉吟道:“袁绍此举,一为表忠心,二为争取时间。其女入京为质,朝廷便不好立刻对他用兵。依臣之见,不妨顺水推舟,先纳其女,再观后效。“
“文若此言差矣。“王允皱眉反对,“袁绍狼子野心,其女入府恐为其内应,泄露军机。唐公当以国事为重,莫要中了美人计也。“
王允话音一落,卢植和朱儁等人也纷纷劝说。
在他们看来,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袁绍这女儿一旦收下去,即便苏曜没有被美色迷惑,但言行间难免不会受其影响,滋长朝野间袁绍的势力。不如当机立断,拒绝联姻,不给其渗透的机会。
对此,苏曜则是不置可否,转而问道:“那袁氏女是何来历,品性如何?”
苏曜有此问自然是因为他已经深知,这个时代的联姻很多时候都是充满了算计,所谓女儿有时候更多都只是一个名分。
比如大汉和亲匈奴,送的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公主,王允献给董卓的貂蝉也不过只是个歌姬。
袁绍在历史上苏曜并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女儿,此刻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袁家嫡女,自然也要先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显然,锦衣卫的已早有准备。
一直敬陪末座的王凌上前一步,汇报道:
“袁氏女名筱语,年方十五,乃袁绍正妻刘氏所出,自幼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袁家备受宠爱。此番入京,袁绍不但陪嫁丰厚,还特意派了十二名婢女护卫随行,显见重视。“
“哦?“苏曜挑眉,“袁本初倒也舍得。“
他思索片刻,突然问道:“那这袁筱语可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与寻常闺秀不同的地方?“
王凌微微一愣,顿了顿说:“据探子回报,此女虽养在深闺,但个性鲜明,听闻要嫁与唐公为妾,曾在府中大闹一场,后来不知袁绍夫妇如何劝说,方才勉强同意上路。“
“有意思。“苏曜嘴角微扬,“看来这位袁家小姐,并非袁绍之前说的那般心甘情愿啊。“
荀彧见状,连忙劝道:“唐公,联姻之事关乎朝廷体统,若袁氏女心怀怨怼,入府后恐生事端。不如.“
“无妨。“苏曜摆手打断,“既然袁本初诚意相送,本公岂能辜负?传令下去,三日后在府中设宴,我要亲自见见这位袁小姐。“
见苏曜主意已定,众人也不好再劝。
卢植摇了摇头,只得把精力转向其他方向:
“袁家女的事情可以放上一放,但南方军情却是时间不等人。”
“不管唐公是否要收下袁氏,朝廷都需要尽快决断是否派兵增员庐江的事宜。”
“兵自是要派的。”
苏曜走到沙盘前,凝视江淮地形,下令道:
“传令下去,此战以云长挂帅,带张郃、麹义还有高顺领一万卫所军,移师汝阳,以为策应,同时再命太史慈提督青州与辽东水师,随时待命。”
“诺!“贾诩躬身领命,立刻开始拟旨。
卢植则忧心道:“唐公,光派卫所驻军,是否有些不够?万一“
“卢公放心。“苏曜胸有成竹,“袁术看似势大,实则乌合之众。我卫所驻军虽不如禁军精锐,但也是严格操演,装备精良,且有关羽等强将带领,必不会落于下风。”
“况且,此战也不是仅我们一家,袁绍既然想当这个急先锋,那就让他先去碰碰袁术的锋芒。若是给他这般支援他都收拾不了袁术,也不配在这乱世称雄。至于庐江.”
他手指重重按在沙盘上的皖城:“陆康若能坚守待援,自有他的功劳;若守不住.本公也不介意亲自去会会这两兄弟。“
话音一落,苏曜的语气变得冰冷而严肃:“袁本初不是想跟我演忠臣吗?那就传诏他,封袁绍讨逆大都督,节制江淮诸军,救援庐江,讨伐袁术。告诉他,若此战能擒杀袁术,本公自会为他向朝廷请功;若敢阳奉阴违,贻误战机“
苏曜冷哼一声,眼中寒光闪烁:“本公不介意亲自南下,将他们袁氏兄弟一并收拾了!“
“拜见唐公!”
苏曜一进来,就见卢植、荀彧、朱儁、王允和贾诩等重臣肃立在旁,躬身行礼。
今日苏曜封公,不但意味着他得到了太原、上党、雁门、常山等实际封国领地,更由于加赐位在诸公上使得苏曜在礼制等级上正式超越了各地诸侯与朝堂诸公。
如今,即便是名著海内,为天下之望的太傅卢植,在苏曜面前需执礼相见。
不过,对于这些虚礼苏曜本人倒是不甚在意,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大步走了过去,直入主题:
“诸位不必多礼,南方军情紧急,咱们直接谈正事吧。”
贾诩闻言立刻呈上军报:“启禀唐公,陆康之子陆儁前日已入京示警。其言袁术提兵十万,围攻庐江,形势危急。而袁绍则已率军东进,声称要替朝廷讨伐叛逆。”
“十万大军?”苏曜眉头一挑,“袁公路不是刚吃了败仗被咱们撵走了吗?哪又来这么多人?”
荀彧上前一步解释道:“袁术占据淮南后,大肆征召流民,又收编了当地豪强私兵,号称十万,实际战兵约有四万之众。”
“至于袁本初那边,他打着朝廷旗号,从南阳、汝南两地调集了一万余战兵,又征发了三万民夫,号称五万大军。”
苏曜轻哼一声:“这两兄弟倒是会虚张声势。不过袁绍既然主动请缨,倒省了我们点事情。”
淮南袁术公然反叛,其自然是苏曜目前最优先的打击目标。
不过大军出征不是儿戏。
不说北方新定,诸多事务亟待处理,人心尚未完全归附的问题,就说他麾下这支禁军的状态,那若是不经过充分休整,就贸然再次大规模调兵南下,就绝非是个明智的选择。
是的,苏曜大军的状态不好。
这并不是说战士们士气低迷,倒不如说恰恰相反,如今他的大军刚刚自冀州凯旋,那是士气正盛,但方向就有点微妙了。
他们的兴头,此刻大多都是对准了京师周边的酒肆和妓院.
毕竟,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人死了,钱却没有花完。
战士们刚刚经历大战,手里拿了赏钱,这时正是人心思定的时候,没几个人想再次马上回到那生死搏杀的战场。
就连那最是亡命的汉子,此刻的心思也是想先爽上一把,怎么说也要在下次上战场玩命前,把手中赏钱挥霍个差不多再说。
故而,如今的洛阳城中正在迎来一阵狂躁的消费热潮。
在这阵热潮退却前,不宜强行挥军南下,战士们的情绪和需求必须得到重视,否则的话那就要在开战前先面对一大堆厌战deBuff了。
王允忧心忡忡道:“唐公,袁绍此人野心勃勃,此番出兵恐怕另有所图。若让他顺势占据庐江,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王大夫多虑了。”贾诩微微一笑,“袁绍虽有些心思,但眼下还不敢公然违抗朝廷。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正式下诏任命他为讨逆都督,节制江淮诸军。如此一来,他若胜了,是为朝廷立功;若败了,也是他指挥不力。”
“文和所言不错,但朝廷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荀彧发言说,“庐江毕竟是朝廷辖地,陆康又是尽忠职守的忠臣,我们但有余力就应给予支援。”
“确实。”卢植点头说,“袁本初到底兵力有限,想来他自己也没有必胜把握,否则也不至于送个女儿过来欲换朝廷援军。”
苏曜闻言,微微一顿:“说到袁绍的女儿她现在何处?“
贾诩拱手道:“回唐公,袁氏女已至洛阳,暂居驿馆。其送亲队伍声势浩大,嫁妆绵延数里,引得洛阳百姓争相围观,可谓是近日来除大将军凯旋外最惹人注目之事。“
“呵,声势不小,袁本初倒是舍得下这本钱。“
苏曜冷笑一声,随即话锋一转:
“诸位觉得,这袁绍是真想联姻,还是另有所图?“
荀彧沉吟道:“袁绍此举,一为表忠心,二为争取时间。其女入京为质,朝廷便不好立刻对他用兵。依臣之见,不妨顺水推舟,先纳其女,再观后效。“
“文若此言差矣。“王允皱眉反对,“袁绍狼子野心,其女入府恐为其内应,泄露军机。唐公当以国事为重,莫要中了美人计也。“
王允话音一落,卢植和朱儁等人也纷纷劝说。
在他们看来,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袁绍这女儿一旦收下去,即便苏曜没有被美色迷惑,但言行间难免不会受其影响,滋长朝野间袁绍的势力。不如当机立断,拒绝联姻,不给其渗透的机会。
对此,苏曜则是不置可否,转而问道:“那袁氏女是何来历,品性如何?”
苏曜有此问自然是因为他已经深知,这个时代的联姻很多时候都是充满了算计,所谓女儿有时候更多都只是一个名分。
比如大汉和亲匈奴,送的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公主,王允献给董卓的貂蝉也不过只是个歌姬。
袁绍在历史上苏曜并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女儿,此刻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袁家嫡女,自然也要先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显然,锦衣卫的已早有准备。
一直敬陪末座的王凌上前一步,汇报道:
“袁氏女名筱语,年方十五,乃袁绍正妻刘氏所出,自幼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袁家备受宠爱。此番入京,袁绍不但陪嫁丰厚,还特意派了十二名婢女护卫随行,显见重视。“
“哦?“苏曜挑眉,“袁本初倒也舍得。“
他思索片刻,突然问道:“那这袁筱语可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与寻常闺秀不同的地方?“
王凌微微一愣,顿了顿说:“据探子回报,此女虽养在深闺,但个性鲜明,听闻要嫁与唐公为妾,曾在府中大闹一场,后来不知袁绍夫妇如何劝说,方才勉强同意上路。“
“有意思。“苏曜嘴角微扬,“看来这位袁家小姐,并非袁绍之前说的那般心甘情愿啊。“
荀彧见状,连忙劝道:“唐公,联姻之事关乎朝廷体统,若袁氏女心怀怨怼,入府后恐生事端。不如.“
“无妨。“苏曜摆手打断,“既然袁本初诚意相送,本公岂能辜负?传令下去,三日后在府中设宴,我要亲自见见这位袁小姐。“
见苏曜主意已定,众人也不好再劝。
卢植摇了摇头,只得把精力转向其他方向:
“袁家女的事情可以放上一放,但南方军情却是时间不等人。”
“不管唐公是否要收下袁氏,朝廷都需要尽快决断是否派兵增员庐江的事宜。”
“兵自是要派的。”
苏曜走到沙盘前,凝视江淮地形,下令道:
“传令下去,此战以云长挂帅,带张郃、麹义还有高顺领一万卫所军,移师汝阳,以为策应,同时再命太史慈提督青州与辽东水师,随时待命。”
“诺!“贾诩躬身领命,立刻开始拟旨。
卢植则忧心道:“唐公,光派卫所驻军,是否有些不够?万一“
“卢公放心。“苏曜胸有成竹,“袁术看似势大,实则乌合之众。我卫所驻军虽不如禁军精锐,但也是严格操演,装备精良,且有关羽等强将带领,必不会落于下风。”
“况且,此战也不是仅我们一家,袁绍既然想当这个急先锋,那就让他先去碰碰袁术的锋芒。若是给他这般支援他都收拾不了袁术,也不配在这乱世称雄。至于庐江.”
他手指重重按在沙盘上的皖城:“陆康若能坚守待援,自有他的功劳;若守不住.本公也不介意亲自去会会这两兄弟。“
话音一落,苏曜的语气变得冰冷而严肃:“袁本初不是想跟我演忠臣吗?那就传诏他,封袁绍讨逆大都督,节制江淮诸军,救援庐江,讨伐袁术。告诉他,若此战能擒杀袁术,本公自会为他向朝廷请功;若敢阳奉阴违,贻误战机“
苏曜冷哼一声,眼中寒光闪烁:“本公不介意亲自南下,将他们袁氏兄弟一并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