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狂潮!
“《申海堡垒》三天狂揽4.87亿,国产科幻电影迎来新纪元!”
“吴迪再创票房神话,科幻巨制震撼来袭!”
爆了!
《申海堡垒》提前引爆贺岁档!
三天近五亿!
《申海堡垒》的票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吴迪之名,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此刻。
最庆幸的剧组莫过于《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
幸好,幸好踏马没有同档期上映。
如果同期上映,不是被碾成渣渣?
论卡司,人家有吴迪+程龙,继《空间折迭》之后,双方再次合作!
玛德!
那些女演员看到《申海堡垒》的火热,羡慕的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
这个叫倪尼的新人,命太好。
程龙+‘吴迪’,一个国际巨星,一个全球知名导演、畅销书作家,演技还非常出色。
两个人给她抬轿子。
羡慕!
酸啊!
为什么不是我???
与此同时,微博上全是各种讨论。
“吴迪的演技太炸了!”
“这部电影的特效简直堪比好莱坞大片!”
“国产科幻电影终于站起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申海堡垒》的票房持续走高,排片率一涨再涨。
即便是深夜场次,也几乎场场爆满。
14号,周一,单日6000万,刷新工作日影史票房纪录!
周二,4800万!
周三,3700万!
周四,3780万!
周五。
重磅来了!
央视《早间新闻》,晚上的联播,都播报了《申海堡垒》的观影盛况。
以人人日报为首的官媒,纷纷发文。
官媒一下场,门户网站,立刻调整了《申海堡垒》的权重!
全面制霸!
“《申海堡垒》引爆国产科幻电影热潮,国产电影崛起正当时!”
“从《申海堡垒》看国产科幻电影的未来之路!”
“……”
10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才刚刚开始,电视台、纸媒、互联网,三箭齐发。
《申海堡垒》又热了。
周五票房不降反增,狂轰6700万票房!
第二个周末,票房走势依旧非常亮眼。
周六,10200万!
周日,8200万!
上映十天,累计票房9.2亿,单日平均票房9200万!
什么首日、零点场、工作日、最快破亿、最快破两亿、三亿、四亿……
所有的票房纪录,全被破了一个遍!
十亿票房?
板上钉钉!
甚至能窥视一下《阿凡达》创下的13.5亿的票房纪录!
因为即使进入第三周,《申海堡垒》的票房依旧十分坚挺!
随着口碑的酦酵,《申海堡垒》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
它俨然成了一起社会事件!
一如未来的《泰囧》、《战狼2》、《流浪地球》。
什么?
你没看过?
不会吧,不会吧,这么热的电影,竟然没看?
往上跟《申海堡垒》相关的讨论也不再局限于电影本身。
#国产电影崛起的开端#
#电影工业化#
#国产科幻元年#
#史诗级改编#
#……#
11月22号,《申海堡垒》官博发布海报。
【票房破十亿!导演手绘海报送上!】
围脖发布不到半小时,评论破万。
【恭喜!】
【祝贺!祝贺!】
【/图片,刚刚二刷,拍的真吉尔牛逼】
【国产电影迎来历史性时刻!】
【恭喜吴导!】
【……】
评论区一片花团锦簇,外界也是喜报连连。
首部票房破亿的国产大片!
热度火出天际!
大到《人人日报》那样的重量级官媒,小到围脖大v,通通在祝贺,在恭喜。
质疑?
当然有。
不过,那点质疑声,完全被浪潮所淹没。
一如流出的盗版一样。
是的。
《申海堡垒》严防死守半个月,终究还是没有挡住盗版流出。
如今,《申海堡垒》的盗版资源已经洒的到处都是,哪怕有专门配合打击,仍然收效甚微。
这玩意是顽疾。
不过。
盗版资源对《申海堡垒》的票房走势影响不是特别大。
3d电影看盗版,能跟电影院一样吗?
这是2011年,3d还是非常新鲜的玩意,之前的《阿凡达》、《变形金刚3》票房双双破十亿,是没有盗版吗?
不!
靠的是3d!
靠的是特效!
这些东西,《申海堡垒》都有!
虽然整体特效投入不如《阿凡达》、《变3》,但别人家的东西,和自己家的东西能一样吗?
哪怕《申海堡垒》的特效水平只能打70分,滤镜加持,也有90分!
什么不如?
明明是并驾齐驱!
再过两年,即将退休的韩三坪坐在办公室,看着电脑上不断刷新的票房数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太久。
从千禧年至今,他一直鼓吹大片,等得就是这一刻啊!
当年的《英雄》,一部电影占到全年票房的25%,令他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快意!
同时,也坚定了他拍大片的野望。
虽然后来的《无极》、《赤壁》让他栽了跟头。
但。
那不重要。
没有前面的《英雄》、《无极》、《赤壁》,哪有今天的《空间折迭》、《申海堡垒》?
事实证明,他没错!
转眼又一周。
《申海堡垒》第三周,即使扛着盗版的压力,仍然豪取2.5亿票房!
累计票房11.7亿!
时间进入第四周,《申海堡垒》的工作日票房依旧在1000万以上,周末三天连爆6000万!
12.9亿!
距离《阿凡达》的记录,只有一步之遥。
“《申海堡垒》票房近13亿,国产电影再创新高!”
“《申海堡垒》距离《阿凡达》仅一步之遥,国产电影迎来新纪元!”
这种时候,当然要延长秘钥!
延期!
延期!
其实,除了延期之外,中影那边还提了一个建议。
包场。
这种事,不需要发文件,口头打个招呼,随随便便堆出5000万票房。
不过。
李杰没同意。
即使没有包场支持,《申海堡垒》也能打破记录。
没必要。
只要票房超过13.5亿,多几千万,少几千万,完全没影响。
就在《申海堡垒》票房逼近《阿凡达》之际,国内影视市场的新闻,跨越万里,登上了《好莱坞报道》。
《申海堡垒》登上了最新一期的《好莱坞报道》封面。
【华夏电影工业开启新纪元!】
消息一出,《申海堡垒》的名声在海外广为流传。
很多媒体纷纷报道、转载了这一新闻。
不夸张的说,此时的华夏,已然具备相当的国际声量,连连增长的电影银幕数量、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济地位决定座次!
如果现在的票房仍跟十年前一样,好莱坞可不会关注。
毕竟,没有经济利益,关注什么?
……
燕京。
“哈哈,吴迪,恭喜!”
甫一见面,韩三坪就送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最新消息,《申海堡垒》的票房破了《阿凡达》的记录!”
“哈哈,来,快坐!”
此刻,韩三坪的兴奋是溢于言表的。
什么喜怒不形于色?
滚一边去!
日后,不论有没有电影超过《申海堡垒》的票房,那都不重要。
无论如何,《申海堡垒》都会在华夏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的。
在他个人生涯末期,能有这样一部作品作为收官,这能不高兴?
“这次的庆功宴,说什么你都不能推了。”
落座后,韩三坪再次重申。
“所有的活,我们中影全包了,你就来个人就行。”
“多谢韩董。”
李杰这次没再推脱。
之前,中影一直催促办庆功宴。
从首周近五亿开始,一直催,然后一直改。
现在?
确实改版了。
掀翻了《阿凡达》的铁王座,不值得办一场庆功宴吗?
“来,尝尝刚到的新茶。”
说话间,韩三坪亲自给李杰泡了一杯武夷山大红袍。
接着。
聊了一会,他忽然话锋一转。
“怎么样,下一部电影有没有计划了?”
“有了。”
听到这话,韩三坪眼前一亮。
“想拍什么?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
“文艺片、商业片都有。”
李杰准备再冲一次奖。
“细说。”
接着,李杰简单的跟韩三坪说了一下拍片计划,当对方听到他准备拍《2177》时,韩三坪心动了。
现象级的热门ip!
全球畅销单册破亿!
“你准备投资多少?”
“一个亿。”
李杰输了一根手指头。
“一个亿嘛?玩这么大?”
即使李杰没说计价单位,韩三坪也懂是什么。
肯定是美刀啊!
《2177》里面的设定是未来,必然有大量的特效镜头,道具制作,价格也不会便宜。
一亿rmB?
连渲染的钱都不够。
“中影任投20%。”
良久,韩三坪开口道。
“你觉得如何?”
“多谢韩董!”
李杰虽然不缺投资,但该谢还是要谢。
这部戏,他依然准备把大量的工作放在国内。
特效摄影棚?
国内!
外景?
大部分在国内。
经过《空间折迭》、《申海堡垒》两部大片的锻炼,他已经培养出一支合格的团队。
其实。
如果拍《流浪地球》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但。
《流浪地球》有一个缺点。
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不高。
如果投资一个亿美金,凭借国内市场,指定无法收回成本。
而《2177》,是他亲自写的故事,畅销全球,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
什么《流浪地球》、《三体》,他肯定会拍。
毕竟,版权都已经被他买下。
拍完《2177》,再拍《三体》。
先拍高潮,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对抗。
前传的故事,大场面太少,不太适合搬上大荧幕,回头拍一部精品电视剧,补充一下世界观就行。
三天后。
燕京香格里拉。
《申海堡垒》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
半个娱乐圈都来了。
什么圈外人?
这年头,只要能挣钱,别说是圈外人,就是外星人来了,该捧着,也得捧。
“吴导,我听三爷说,你准备拍《2177》了?”
聚会的间隙,博纳的于东找到了李杰。
“对,于总有兴趣?”
李杰笑着道:“如果有的话,欢迎投资。”
一亿美金,李杰当然不可能全掏了。
那不现实。
再说了。
《2177》他本来就准备拉上十家八家投资方,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昨天,索尼刚刚认下了20%的份额。
2000万美金。
其实,相比于钱,李杰更看重索尼在好莱坞,以及日本的影响力。
有了索尼的加盟,别的不说,在日本、北美市场的发行问题,至少能解决掉大半。
剩下的一小半,那就得看成品质量了。
如果拍的不好。
宣发攻势再强,该扑还得扑。
特别是海外的院线市场,别人不管你是什么来路,只要上座率不够,该砍就的砍。
什么固定排片率?
想都别想。
竞争非常激烈。
“吴导,我们博纳不像中影、索尼,只能投10%,可以吗?”
“没问题。”
李杰伸手道。
“合作愉快。”
“哈哈,愉快。”
眼见李杰当场同意,于东脸上的皱纹都笑了出来。
“不过,于总,有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一声。”
“您说。”
“《2177》的筹备期会比较长。”
李杰直言道:“大概需要一两年左右,上映的话,估计是14年左右,晚一点,可能会到15年。”
“吴导,你是导演,你定就行。”
于东不以为意道:“我呢,只投钱,别的什么都不问。”
筹备期长一点,于东确实不在意。
长一点才好呢。
何况。
一部投资上亿美金的大片,哪有今年拍,明年就上映的?
人家好莱坞,哪部大片不是准备一两年,后期制作再一年?
从立项到上映,平均时长是1000天。
接下来,华亿传媒、华艺兄弟、蒋志强等等投资人,纷至沓来。
仅仅半天时间,投资人又多了两个。
一个华亿传媒,一个是蒋志强。
前者来头很大,人家前面有一个‘保利’的前缀。
手笔也大。
谈笑间认购15%,后者也差不多,认购15%。
至此。
《2177》的投资方基本齐了。
中影:20%
索尼:20%
华亿:15%
蒋志强:15%
博纳:10%
最后剩下的20%,李杰一个人包了。
两千万美金而已,小钱,小钱。
即使他不自己掏钱,也能从别的地方薅到钱,不过,《2177》赚钱的前景那么好,自己不投一笔,太吃亏了。
算上导演10%的票房分成,以及20%的份额。
李杰的分成大约在32%左右。
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