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君难逃云梦夏

第94章注定要去一趟

我实在没好意思听下去,感觉他在用言语在调戏我,想起身离开,却被他一把抱在怀里。

当下我就慌了,抓住他的手要推开。

“你,你想干什么?”

“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吗?”

我慌张地看了眼床上熟睡的圣子,再看着窗外天色暗尽,冷音此时不在家,子章回去村里了。

现在就我们三个人。

想想我脸上就烧得慌。

相比于他,我对待感情显得太过内敛和含蓄,也太过理智,理智到他会怀疑我日后会变心,会找别人。

我自己也摸不清自己是怎么想的。

或许是因着跟周铭定亲那么多年,我跟周铭相处起来,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完全像是跟普通朋友一样。

这导致我,哪怕承认说微生弥是我男朋友,跟他相处时,也很普通不过,没有特殊之处的。

要说唯一特别的,就是不排除和他亲密接触。

看我又走神了,他勾起嘴角,不容我拒绝,霸道又温柔地吻了上来。

跟前几次不同的是,他是睁着眼,眼中带笑意,带着难以言喻的款款深情,注视着我的。

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他真的是只狐狸,一只会勾人的狐狸。

我情不自禁地迎了上去,双手攀上他的脖子,主动回应着他。

他满意地闭上双眼,大手有力地搂住我的腰。

如果不是圣子突然醒来,他还不肯放手的。

“你就不能迟点醒吗?”他捏着圣子的脸蛋说道。

“哎,你轻点,别把他弄哭了。”因着方才的举动,我整个脸蛋都要冒热乎气了,说起话来也格外扭捏。

“你还心疼他,怎么不心疼心疼我?”

“你多大,人家多大,真是的。”

……

漫漫长夏,酷暑难耐,一天比一天热,阳光热烈,到处的蝉鸣声不断。

微生弥派元易台去追寻相修阳的踪迹,谁料才去了几天,就回来了,还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元易台带着个脸蛋晒得红彤彤的颖珠,两人笑呵呵地出现在门口,让我还以为是走错门的。

微生弥拉着身上狼狈不堪的元易台,走到一边说话,“我不是让你去找相修阳吗?这么快就找到了?”

元易台乐得跟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似的,看着颖珠,拿出几根羽毛,“我只找到了他留下的几根羽毛。”

“光找到羽毛有什么用?你得把他整只鸟找到。”

“我也想的,只是蓬江丘到处都是林子,我一去到就迷路了,还好有那位颖珠姑娘给我带路,不然我现在还困在蓬江丘的。”

“你一只妖也能迷路?”

“我打小就迷路,在不须山也迷路。”

听到这里,我没忍住笑出声来,元易台外表看上去跟微生弥差不多,都是人高马大的,看起来还很结实。

唯一不同的是,微生弥模样俊朗高傲,元易台俊秀开朗,两个人的性格一个天一个地。

元易台不知道是真的还小,涉世不深,明明微生弥都要生气了,还傻傻笑着。

不过微生弥到底是没能发火,毕竟他也说了,论年纪,元易台比圣子大不了多少,没必要跟个小孩子置气。

他又问:“那你怎么还带个人回来?”

元易台摸着后脑勺,“我不认路,是她带我出来的。刚好她也要来这里,我们就顺路了。”

等颖珠歇过后,我问起她怎么来陵溪了,“你一个人出来,是有什么事吗?”

看她一副天真不谙世事的模样,又还小,我都怕她会被人拐骗。

她吃着冷音给切的西瓜,边吃边说:“我爸腿伤到了,不能出门,但又有急事,就让我来了。”

“什么急事?”

“他让我去乌乡一趟。”

“去哪?”

“乌乡。”

“不是,去那里干嘛啊?”

“我爸说,让我拿把剑。”

“剑?什么剑?”

“没说,只让我拿回来。”

我跟微生弥相视一眼,若有所思的,我问:“是什么剑,非得放在乌乡呢?还非得去拿回来?”

她擦拭着嘴角的西瓜汁说:“嗯,说是我爸年轻的时候放在乌乡的,那时候不方便带回来,后来就忘了。这几天不知怎地就想起来,非让我去拿回来。如果不是他腿伤到了不能出门,就是他来了。”

我们也没多想,就是好奇什么剑,非得大老远跑一趟去拿回来。

而且袁默堂以前不是个猎户吗,怎么还用起剑来?兴许是那剑是有什么寓意在的吧?

颖珠还说:“我爸说那剑很重要很重要,一定要我亲自去拿回来才行。”

我问:“那这样说来,你肯定知道乌乡在哪里了。”

“当然知道了,我爸以前在乌乡待过。”

“这样吗?”

有时候,不得不相信,有些事当真是冥冥之中就注定好的。

就如我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去乌乡,颖珠却突然出现,说也要去乌乡,并且还知道乌乡在哪。

微生弥看向我,拍了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看来,这是注定让你去乌乡一趟了。”

颖珠困惑地问:“你们也要去乌乡吗?”

我点点头,“是,就是不知道乌乡在哪,正好你知道。”

“去干嘛啊?”

“找人。”

“谁?”

“我爸妈。”

我跟她打听起是否听说过聂远子这个人,她摇摇头,“这是谁?是乌乡人吗?如果是的话,我爸兴许能知道。”

我们让颖珠留下来住一晚,等天明再跟我们去乌乡。

而我跟微生弥,则抽空了趟蓬江丘,找到袁默堂。

得知我们也要去乌乡,袁默堂生疑,“你们也去乌乡做什么?”

我说:“是想打听个人,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

“谁?”

“一个叫聂远子的道士,他骗走了我爸妈。”

袁默默沉思片刻,摇摇头,“我也不是乌乡本地人,知道的不多。不过,你们跟颖珠去到乌乡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叫温尚的人,他跟我有着十几年的交情,我的东西,就是他看着的。他是乌乡本地人,应该能知道的。”

我们连连道谢。

他还嘱托我们路上多多照顾颖珠,“她年纪小,真遇到什么事的话,还得麻烦你们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