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绫传江州闲人

第94章 三代议云绫

云绫终究是没能回到明玉岛看看,翌日她拜别公孙玉瑶,又去苏州看望了云绛和小师侄便返回了长安。

她回来的消息没有通知任何人,而是直接上终南山等着安可带五大宗师回来。

两日后,在公孙弘的闭关洞府外,云绫感受到空间波动立马走了出来。

虽已有心理准备,却还是被五大宗师虚弱的模样吓了一跳。

宗师们外表看着似乎没什么不妥,但气息之微弱、意识之模糊,若非有世界意志护着,他们随时都有陨落的可能。

见此,云绫三步并作两步急急上前,一面查探公孙弘的状况,一面问道:“宗师们的伤势如何?”

安可摇了摇头,叹道:“个个根基受创,即便用上治愈合剂,修为也要跌落先天了。你的打算,怕是要重新评估了。”

云绫却是舒了口气,回应道:“治愈合剂能恢复就成,至于根基修为这些,我和世界意志自然会解决。”

“也对。”安可愣了一瞬,随即颔首道:“在你们的地盘的确不用担心修为什么的,倒是我瞎操心了。”

随后,云绫与安可一起将五大宗师带入洞府安顿不提。

另一边,皇宫承明殿内。

傅恒端居上首,其下天佑帝与太子傅明献分坐左右。

三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傅恒一脸平静地用着茶,傅明献亦是神色如常,唯独天佑帝脸色有些晦暗不明。

傅恒将国运金龙送回宗庙后便进了宫,将云绫的打算换了个说法告知这对父子。

得知云绫在此次危机中成为了天道代言人,将代天巡视人间并执行天道的意志,天佑帝父子尚无多少表示,至多在心底惊叹一番罢了。

但当傅恒说起天道指示重现百家争鸣,天佑帝的脸色便开始不好。

如今的天佑帝虽因年老而变得多疑猜忌,常常为了巩固皇位而玩弄平衡之术,但不能否认他始终是那个开创盛世的有为之君。

敏锐的政治嗅觉还在,甚至比年轻时更加敏感,也看得更加深远。

百家学说重新现世,他第一时间便想明白了其中存在的弊端。

他不信傅恒这位老祖宗会看不懂,但傅恒却只是平静地说了出来,并无多余的表示。

于是,他问道是否一定要如此,傅恒的答复是天命如此。

一句“天命如此”便教天佑帝所有的说辞都失了色彩,他虽不愿,却也知道何为“天命不可违”。

更何况,说出这句话的是在他眼中已经破碎虚空、成仙成神的太祖,自然比之旁人说起天命来更有震慑力。

这番对话之后,承明殿便陷入了长久的安静,落针可闻,唯有傅恒用茶的吸溜声不时响起。

估摸着这对父子消化得差不多了,傅恒才缓缓放下茶盏,出声道:“你们也别多想了,天道已定,不容更改。此事虽致天下或有骚动,却终究不会动摇我大周该有的国运,甚至会因此让我大周国祚更加长久。”

闻言,天佑帝无声地点了点头,没有接话,而傅明献却是眸光一动,拱手问道:“太祖爷,您的意思是天道还眷顾着我大周?”

“你小子不错。”傅恒欣慰地看向傅明献,点头表示了赞赏。

天佑帝也反应了过来,脸色稍松,出言问道:“太祖爷,这么说的话若是我大周将此事做好,在天道那里是有功的?”

“这是自然。”傅恒颔首,笑道:“顺天而为,天道自会降下功德以庇佑我朝,使我朝国运绵长,经久不衰。”

闻言,天佑帝终于面露喜色,对百家学说重新现世也没了多少抵触,甚至开始与傅明献讨论起具体的施政举措来。

不得不说傅恒是懂劝人的,他深知儒家影响天下上千年,早已扎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没有什么比天人感应更能说服帝王的。

最令他满意的却不是天佑帝的态度转变,而是傅明献。

傅明献这个太子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对此事的抵触,情绪一直都很稳定。

不管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作为王朝的继承人能够如此处变不惊,至少他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

这让傅恒有一种家业后继有人的畅快感和满足感,自然对傅明献也多了几分青睐。

片刻后,傅恒正了正神色,轻咳一声打断了天佑帝父子的讨论。

见状,父子二人也知太祖又有重要的事要宣布,当即收摄心神,作出洗耳恭听之状。

傅恒视线扫过他们,随即徐徐说道:“此番国运化金龙而护海疆,虽成功抵挡了灾祸,却也损耗不小,于国势有碍。”

闻言,天佑帝再次变色,而傅明献却仍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

傅恒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不禁对傅明献又喜爱了几分,继续说道:“不过,此事并非不可弥补。”

“还请太祖爷指点!”天佑帝急急出声问道。

傅恒却未立时回答,而是看向傅明献,问道:“明献,你觉得云绫那丫头如何?”

傅明献闻言微微一愣,旋即快速稳定心神,拱手回道:“梁国公智勇双全,赤子之心,未来必是我朝继燕国公之后的又一顶梁柱!明献对其既是钦佩,也是敬服!”

说罢,他疑惑地看向傅恒,不明白后者为何突然问他这个。

傅恒却是微微一笑,指尖轻叩桌案,笑道:“你们或许不知,天佑十年正月十五那日我曾回来过,也是那日在渭水之畔捡到了那丫头。”

天佑十年正月十五,这个日子一出,天佑帝有些不自在地撇过脸去,面露尴尬。

傅明献自然也知道当年长安之乱的情况,意外于当时太祖爷竟然也在长安,并且是太祖爷捡到了云绫。

傅恒有些好笑地瞥了眼天佑帝,继续说道:“当时我便看出那丫头天资绝世,动了收徒之念。奈何我无法长留此界,这才将人托付给了公孙玉瑶。不过,我也留了手段给那丫头,以确保她顺利成长,有朝一日能承我衣钵。”

闻言,天佑帝父子俱是一惊,未曾想傅恒与云绫还有这样的渊源,更没想到云绫竟然被傅恒视作衣钵传人。

如此说来,单就皇室而论,云绫的辈分可就高到没边儿了。

念及此,天佑帝小心地问道:“太祖爷,不知云绫是否知晓此事?您又是否有正式收她为徒?”

天佑帝的小心思傅恒一眼便看穿了,当即笑道:“这些年那丫头能成长得这么迅速,除了她自身的天资与奇遇外,我当年留下的手段也功不可没,你说她知不知道?”

说罢,不待天佑帝再问什么,傅恒又迅速说道:“实话跟你们说了,当年我给那丫头留下的手段不是别的,正是皇极玺!皇极玺中有我最重要的传承,故而我与她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这?!”

天佑帝彻底懵了,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很想问问,若皇极玺在云绫手里,那他御案上摆着的是什么?

傅恒好似看穿了他的心思,又道:“至于那丫头寻回的嘛,你也可以当做是皇极玺,都是我做的,只是少了我的传承罢了。”

闻言,天佑帝嘴角抽了抽,好半晌方才小心地问道:“那皇极玺中的字也是太祖爷您留下的?”

傅恒不知云绫也在皇极玺中留过字,只当天佑帝是问那十六个字,当即点头道:“不错!我也不是随便留的,那可都是我推算国运后才留下的。”

说着,他挑眉瞥向天佑帝,笑道:“如何,太祖我的预言没出差错吧?”

天佑帝能说什么呢,第一件事已经全部应验,而第二件事也正在应验当中。

是以,他只得略显尴尬地笑了笑,点头称是。

一旁的傅明献也有些挠头,他一直以为助他登上储位的皇极玺事件是云绫的手笔,未曾想竟是太祖爷。

这一瞬,他忽而觉着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他得好好做这个太子,未来也要勤政爱民做一个有道明君,如此才能不负太祖的厚爱。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无意中让傅明献的储位愈发稳固了。

这时,天佑帝又略带迟疑地问道:“太祖爷,那皇极玺一直都在云绫手中,会否有些不妥啊?”

傅恒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轻斥道:“有什么不妥的,你真以为一块石头就能决定天下归属了?天下从来是有德者居之,若你们这些儿孙能让百姓富足安康,那便谁也夺不走大周的天下。”

“是是,太祖爷教训的是,晚辈受教。”

眼见父皇挨了训斥,傅明献赶忙出声解围,问道:“太祖爷提起梁国公,可是与弥补国运损耗有关?”

闻言,傅恒转而看向傅明献,神色和蔼,笑道:“不错!”

随着傅恒的讲述,天佑帝父子也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按其所言,云绫与皇家的渊源早在天佑十年便已定下,若非傅恒无法长留,只怕收养云绫的就是皇家而非公孙家了。

如今云绫已经彻底成长起来,甚至比傅恒预想的还要好得多,傅恒便想将继承人这个名分定下来。

当然,这个继承人并非是要继承皇位,而是继承他在时空调查局的衣钵。

碍于云绫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必须留在这方世界修补天脉,傅恒便想先给云绫封个公主什么的。

如此一来,名分定下了,而国运也能因此得到世界意志的庇护,可谓一举两得。

他虽然没和云绫商量此事,但他相信云绫不会拒绝。

因为此事无论对皇家还是公孙家都有好处,并且有这个身份在,未来云绫想通过大周朝廷做些什么事也能方便许多。

说完后,傅恒便静静地看着天佑帝父子,等着他们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