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请君入瓮
张盈盈,本来便容貌极佳,而且此女似乎天生便懂得如何魅惑男人,所以陆瑜像是一个翘嘴一般,被钓的死死的,直到最后死了,都没有碰过张盈盈的手。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毕竟张盈盈眼光高,人家的身体不是谁都能碰的,李琩一身臭汗都可以,陆瑜捯饬的再干净也不行。
可怜陆瑜到死都没有出卖对方,男人啊,一旦入了女人的套,就跟个傻逼似的。
当下的张盈盈,刻意低调度日,是在等待风平浪静,等待她认为的天下太平,等到一切都过去,李琩对过往的人和事都不再追究了,她才敢冒头。
但是呢,就在刚刚,她彻底傻眼了。
因为有人通报消息给她,房琯被请去了万年县衙。
按理说,她不该知道的,房琯的事情,当下仅限于中书省、万年县衙以及王维和李琩的一些心腹知晓,她怎么能知道呢?
妹夫告诉她的。
张去逸三个闺女,张盈盈排老二,大姐嫁给了李昙,妹妹嫁给了郕国公李峒,眼下的李峒就是李琩的右千牛卫大将军。
是李琩指使李峒,让李峒泄密给张二娘的。
首先,李峒姓李,他必然是忠于皇帝,忠于宗室的,李琩上位之后,为了弥补对信安王李祎这一支的冷落,特别提拔了李峒,李峒是信安王的堂侄。
宗室分支众多,李琩也是尽量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大家都能从他身上获益,那么宗室这个基本盘才会稳定。
既然是妹夫告诉她的,她自然不会有任何怀疑,所以此刻的她,即使坐在蒲团上一动不动,脸上的冷汗也是时不时的便从额间渗出。
她做的那件事,主意是她出的,人,是房琯帮忙选的,除了庆王琮、仪王璲和窦铮之外,其他人都不知情。
眼下最重要的一个人人物,被万年县带走,一旦审出什么,她的这座宅子,随时随地都会有人破门而入,然后将她缉拿,捎带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得连坐。
时间不等人啊,张盈盈在挣扎半晌后,鼓足勇气连夜赶往皇城。
但是进不去,一个没有官身的外戚,不得陛下召唤,是进不去的,必须走程序,也就是奏请面圣,然后监门卫会将奏请送至内侍省,内侍省再递交给皇帝。
皇帝同意了,才会通知你。
但是张盈盈肯定等不了那么久,万年县已经在审了,她先一步见到李琩,便先一步占据主动,等到房琯什么都招了,她也就没有机会再见到李琩了。
于是她在朱雀门下赖着不走,非要让监门卫将他们管事的叫出来。
不管怎么说,张盈盈也是外戚,是贵人,看守大门的卫士无奈之下,只能上报。
那么崔圆便闻讯赶来了。
“再急的事情,今晚也不可能,”崔圆在大门口道:
“陛下勤政,早朝晏罢,宵衣旰食,都瘦了许多,当下正是安寝之时,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我会通报内侍省的,贵人回去等消息吧。”
张盈盈沉声道:“就怕误了事,你担待不起,若非紧急,我怎么可能深夜求见?”
卫府都是干什么吃的?宵禁没拦你吗?崔圆皱眉道:
“眼下内侍省也都睡了,你让我将人家从榻上拉下来,也不合适吧?贵人的事再大,也不会大到哪去,明天绝对不晚,你先回去吧。”
张盈盈焦急道:“不是我的事,是陛下的事,事关陛下,你赶紧带我去,迟则不及。”
听到对方说的这么严重,崔圆也不敢大意了,沉吟片刻后,摆了摆手,示意张二娘跟上。
他不经内侍省,直接便带着对方往紫宸殿去了。
这就是心腹的优势,崔圆可是李琩面前的红人呢。
到了殿外,崔圆先是去侧殿喊醒了内常侍王卓。
说明原因之后,王卓便令宫女查验张二娘的身体,确保对方身上没有利器之后,这才悄悄拉开殿门一角,蹑手蹑脚的通过前殿,然后在寝殿门口小声通禀给了殿内的侍寝宫人。
寝殿内,是李琩和皇后郭淑的居所,周围三层回廊,共有内侍六人,宫女二十四人分坐各方。
每一个宫女的身边都有宫灯,方便李琩夫妇起夜的时候,第一时间掌灯。
这些侍寝者,都是不睡觉的。
宫官瑞珠闻声过来,听完王卓的汇报后,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走至龙榻边上,开始轻声呼唤,音调一次比一次高一点,直到将李琩惊醒。
李琩一脸困意的下了床,在宫人的服侍下披了一件衣服,让郭淑继续睡之后,便转过重重回廊,来到了前殿。
王卓在殿内四个角落掌灯,距离李琩很远,免得晃着眼睛。
李琩这才眯眼看向被带进殿的张盈盈,淡淡道:
“你又在搞什么鬼?”
张盈盈再次见到李琩,只觉眼前的男人已经完全陌生了,对方身上看不到一丝往日熟悉的影子,昏暗的灯光下,李琩
那张脸庞,极具龙相,给她一种极大的威压,使得她几乎是本能的开始喘息起来。
当了皇帝就是不一样啊,这份王者气息,望之令人窒息。
只听张盈盈恭敬道:
“臣妾有三罪,其一:知情不报,其二:误国误君,其三:包庇奸贼。”
李琩淡淡道:“你就是请罪来了?那好,你就说朕该怎么处置你吧。”
嗯?不对吧,你不是应该问问我,我这三条罪名都是怎么来的吗?张盈盈道:
“即使陛下赐死臣妾,臣妾也死而无怨,但是临死之前,臣妾有内情上奏。”
“朕不想听什么内情,”李琩笑道:
“你就说朕该怎么处置你就行了,你那张嘴说出来的东西,朕不信。”
张盈盈懵了,你玩我呢?我就是来举报的,你不让我开口怎么行啊?
“庆王......”张盈盈肯定是要说的,结果庆王两字刚出口,就被李琩一句闭嘴给吓住了。
只见李琩缓缓起身道:
“大家都是老熟人,你是什么人,朕不敢说最了解,但也算知你七八分,朕不想听你说,既然来了,也别走了,你就在这等着吧。”
说罢,李琩给王卓打了一个手势,便返回寝宫继续睡觉去了。
王卓则是会留下来了,盯着张盈盈。
房琯前脚刚被杜鸿渐带走,张盈盈深夜就来了,心里没鬼大半夜来干什么?
李琩自然不想先听对方狡辩,等到杜鸿渐那边审问出个结果,他再亲自审张盈盈。
......
房琯,首先是官n代,再者级别不低,尚书省内从六品的官,跟别的地方的六品官不一样的,人家手里是实实在在有实权。
所以杜鸿渐奉命盘问,也得拿捏好分寸,不敢用刑,只能靠嘴,或恐吓,或诱导,或欺诈,总之,太过文雅了一些。
首先,私会女冠真的不算严重,就算坐实了,惩罚也大不到哪去,那么用刑就不合适,只能是以各种语言技巧,设法撬开对方的嘴。
他很耐心,但是杨钊没那个耐性,因为杨钊很聪明,他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让他来。
他当初明明因为打死蒋岑举的事情,闹的朝野沸腾,好多大官都打算置他于死地,那么自己这样一个拥有执法污点的人,陛下为什么还要用他呢?
没错,用的就是他这个污点。
于是杨钊也没有废话,一根短棒子狠狠敲在房琯的膝盖上,对方便交代了。
为什么交代的这么痛快呢?一来,他没有卖了庆王,将事情都推到了张盈盈身上。
再者,他认识杨钊,他担心杨钊像打死蒋岑举那样打死自己。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刚才有人进来通报,张二娘进宫面圣了。
这才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摆着张二娘是要先下手为强,自己必须在这个时候赶紧保住庆王,然后给张二娘定一个恶人先告状。
“我当时并不知道她想找陆瑜干什么,是后来陆瑜上奏,我才后知后觉,但事关皇室颜面,我也只能缄口不言,将嘴巴闭紧,”
房琯忍着膝盖上的痛,解释道:
“我三次见她,都是在劝她早日自首,向陛下请罪,如今看来,她应该是想通了,那我也就没什么好瞒的了。”
杨钊呵呵冷笑道: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这件案子当时是我奉先帝旨意经办的,最后查出了什么,你以为先帝不知道,还是我不知道?没有对外宣扬,那是先帝照顾庆王的面子,这种时候了,你还不老实交代?你以为你的这些供词,能蒙骗的了陛下吗?”
杨钊是肯定不认对方这套说辞的,蒋岑举我都打死了,你怎么把蒋岑举给撇出去了?这可不行啊,蒋岑举必须是同谋。
当初这桩案子,所有人都猜到是四王党干的,只是基哥没有捅破罢了,眼下房琯要推给张盈盈一个人,这样的结果,杨钊很清楚,不是陛下要的结果。
陛下会在乎一个女人耍手段?
房琯傻眼了......这么说,圣人当初早就知道是庆王干的?既然如此,那么自然不可能只有圣人一个人知道,别人不说,高力士肯定也知道。
高力士知道,那么今上必然知道,陛下至今没有动庆王,是因为当时那件案子最后以蒋岑举结案,不好再推翻了。
那么自己今天想要将庆王摘出去,难度极大,因为他猜到,自己被抓,极大可能是今上冲着庆王来的,以自己为突破口,借机收拾庆王。
完了......这个张二娘,真是个彻头彻尾的贱人!
“与庆王无关,先帝在世时,这件案子就已经结了,是张二娘出的主意,我事先也并不知情,无论你们怎么盘问,都是这个结果,”房琯打算死保李琮。
杨钊笑道:
“知道自己肯定是个死,既然逃不掉,不如保全一些人,好成全自己的忠义,对吧?对陛下不忠,你已经是个逆贼了,不要
觉得自己骨头硬,三法司的刑具,专治各种骨头硬,你是早点交代呢?还是让我给你上一套刑具,再交代呢?”
房琯惊惧道:“我最多就是个包庇之罪,按律,不可施刑。”
杨钊嘿嘿一笑:
“看样子员外郎是头一次进这种地方,这么跟你说吧,进了这里,就没有按律一说,好了,不跟你废话了。”
说罢,杨钊直接吩咐狱卒准备刑具。
大唐的刑罚,在武则天时期发展至巅峰,那时候武则天重用酷吏肃清朝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刑讯人才,来俊臣就是此中翘楚。
那么那一套残忍刑讯手段,自然也传承了下来。
其中有七样,可谓令人闻之色变,正因为非常残酷,所以李隆基也曾颁旨,不可轻易使用。
一,玉女登梯。
二,仙人献果,因刑罚过程中,犯人的姿势像极了在献宝,因此取名为仙人献果。
剩下的还有凤凰晒翅、驴狗拔橛、请君入瓮、犊子悬车、悬梁坠石。
每一样都不是人体所能承受的,再硬的骨头,也扛不住这七样刑罚。
杨钊直接就给房琯来了一个请君入瓮,瓮都是从大理寺借来的,就这么一口,非常大,直径有两米。
狱卒将房琯双手双脚绑上,扔进瓮中,下面铺上柴禾,将瓮烤热。
等到那个时候,房琯就会像一条离开水面的鱼,不停地在瓮中打滚,身体所触及到的每一块地方,都是滚烫的。
这套刑罚自打被发明出来,至今没有人能挺过去,身体被灼烧的那种感觉,会让你恨不得立即去死,但是呢,人家偏偏不让你死,过一会捞你出来,然后再扔进去,反复折磨。
杜鸿渐都不忍心看了,与高见退了出去,将审问任务全都交给了杨钊。
“这也太狠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高见在外面咋舌道。
杜鸿渐淡淡道:
“要么说,酷吏都没有好下场呢?这种事情干多了,折寿啊,还会祸及子孙后代。”
“那就让他干,”高见道:
“陛下派杨钊来,只怕就是这个用意。”
两人在门外等了半天,也没听到里面传出任何的哀嚎声,大概小半个时辰后,杨钊拿着一份卷宗开门而出,交给杜鸿渐道:
“什么狗屁忠义,瓮还没有烤热就招了,这是案卷,杜县令上呈陛下吧。”
杜鸿渐一愣,接过卷宗看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样子审讯这种事情,陛下知道他干不了,所以才给他派了一个能干的。
“眼下已经是卯时了,大臣们都走玄武门入宫,我走丹凤门吧,你们不要外传,等陛下拿主意。”
杨钊和高见同时点头。
房琯已经将庆王卖了,那么牵扯这么大一个人物,必然是要看李琩意思的,先帝当时不就大事化小了吗?陛下多半也不愿意家丑外扬啊。
本来陛下和太子妃的事情,当下已经没人敢提了,再捅出来,也太晦气了。
杜鸿渐匆匆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