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官道佚名
第七百零五章 不卑不亢
小
大
王洋急忙摇头:"姑奶奶,我哪敢啊,我笑我自己呢,我进你家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什么都没见过。
两人继续一路向前,金家内宅的装潢与外厅的奢华截然不同,红木家具,名家字画,处处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王洋跟随金晓玲穿过一道雕花屏风,来到一间阳光充沛的书房。
"爷爷,我带王洋来看您了。"金晓玲的声音轻柔了许多。
窗前,一位白发老人坐在轮椅上,膝上盖着毛毯。
听到声音,他缓缓转过轮椅。金老爷子的面容比王洋想象的还要苍老,皱纹深刻如刀刻,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锐利得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就是你那个镇长男朋友?"老爷子的声音沙哑但有力,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
王洋上前一步,恭敬地鞠了一躬:"金爷爷好,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说着,他递上那方端砚,刚刚那个礼盒只是一件普通的礼物,而这端砚,才是他真正精心准备的贺礼。
老爷子没有立即接过,而是眯起眼睛打量着王洋:"听晓玲说,你在卧牛镇干得不错?
"尽己所能,无愧于心。"王洋不卑不亢。
"哼,场面话谁都会说。"老爷子示意佣人接过礼物,"晓玲是我最疼的孙女,你知道有多少青年才俊想娶她吗?
王洋正想回答,突然注意到老爷子轮椅扶手上放着的一盒药,那是甲钴胺片,一种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到老爷子盖着毛毯的双腿上。
"怎么,对我的腿感兴趣?"老爷子敏锐地捕捉到他的视线,"老了,不中用了,医生说是什么神经退化,治不好。
王洋犹豫了一下。他从小跟祖父学习中医,虽然从政后很少实践,但基本功还在。
刚才那一瞥,他已经注意到老爷子面色暗黄、舌苔厚腻的迹象,加上轮椅扶手上凝结的水珠,老爷子手心出汗严重,这些都是中医"湿热证"的典型表现。
"金爷爷,恕我冒昧。"王洋斟酌着词句,"您是否常感到双腿沉重如灌铅,午后尤其严重?且伴有口干口苦,夜寐不安?
老爷子的手突然握紧了轮椅扶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晓玲告诉你的?
"我没有!"金晓玲连忙摇头,同样惊讶地看着王洋,因为她从来没有跟王洋说过关于自己爷爷的情况!
"是中医的望诊。"王洋轻声解释,"您的情况看起来更像是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所致,而非单纯的神经退化,如果用药得当,配合针灸,应该能有所改善。
书房内一时无比寂静。
金晓玲瞪大眼睛看着王洋,仿佛第一次认识他,老爷子则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轮椅扶手。
"胡说八道!"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沉默。
沈国坤大步走进书房,身后跟着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
"姨爷爷,您别听这乡巴佬瞎扯!他懂什么医术?
王洋没有理会沈国坤的辱骂,而是将目光移向他身后的医生。
那人约莫五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胸前别着"省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郑教授"的工作牌。
"郑医生是我特意从省城请来的专家!"沈国坤得意地宣布,"专门给姨爷爷会诊的,人家才是真正的医学教授,不是你这种江湖骗子!
郑教授推了推眼镜,居高临下地看了王洋一眼:"刚才是你在讨论金老的病情?请问你有什么医学资质吗?
"家学渊源而已,不敢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王洋谦虚地说,但目光坦然。
金老爷子突然开口:"郑医生,你怎么看这位小王镇长的诊断?
郑教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检查报告:"金老,您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mri结果都明确显示是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这是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现象,目前医学界尚无逆转方法。
说着,他又瞥了王洋一眼:"至于这位先生说的什么湿热经络的中医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沈国坤趁机添油加醋:"就是!姨爷爷,您可别被这骗子忽悠了,他肯定是想借机来巴结我们金家!
"沈国坤!"金晓玲怒斥,"你太过分了!
老爷子抬手制止了争吵,目光如炬地盯着王洋:"小王,你说我这病能治,有什么依据?
王洋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个关键考验,回答好了可能赢得老爷子青睐,答不好就会坐实沈国坤的"骗子"指控。
"金爷爷,中医讲求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能否让我为您把个脉?"王洋轻声说道。
书房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老爷子,等待他的决定。
最终,老爷子缓缓伸出右手:"好,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王洋三指轻搭在老爷子腕间,凝神静气。
片刻后,他又请老爷子伸出舌头看了看舌苔,最后问了几个关于饮食二便的问题。
"脉象滑数,舌苔黄腻,加上您说的口苦尿黄症状,确实是典型的湿热证。"王洋说道,"湿热之邪下沉,阻滞下肢经络,气血不通,故双腿无力,西医检查看到的神经传导异常是结果,而非原因。
郑教授冷笑一声:"荒谬!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湿热导致神经病变?
"很简单。"王洋直视郑教授,"金爷爷服用的甲钴胺是营养神经的药物,按理说应该有一定效果,但实际症状却不断加重,为什么?因为药不对证,湿热不除,经络不通,单靠营养神经治标不治本。
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王洋说中了他一直的困惑。郑教授开的药确实没什么效果。
郑教授脸色微变,但很快反击:"中医这种模糊理论,怎么解释肌电图的客观数据?
"数据不会说谎,但解读可能有误。"王洋不慌不忙,"金爷爷,您服用甲钴胺后,是不是夜间失眠加重,甚至出现心悸?
老爷子这次真的震惊了:"你怎么知道?
"因为甲钴胺虽然是营养药,但性质偏热,会加重体内湿热。"王洋解释道,"这就好比火上浇油。
郑教授额头渗出细汗:"这......这是个别患者的药物反应,不能说明什么。
"那请郑教授解释,为何同样的神经退化病例,有的患者对甲钴胺反应良好,有的却症状加重?"王洋反问。
"个体差异而已!"郑教授依然嘴硬。
"在中医看来,这就是证型不同。"王洋转向老爷子,"金爷爷,如果您允许,我可以开一个清热利湿、疏通经络的方子,三天内,您会感觉双腿轻松些,一周后,或许能在人搀扶下短暂站立。
沈国坤跳起来:"姨爷爷,别信他!这骗子在妖言惑众!
"够了!"老爷子一声厉喝,书房立刻安静下来。
他锐利的目光在王洋和郑教授之间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王洋脸上:"小王,你真有把握?
王洋坦然迎上老爷子的目光:"不敢说百分之百,但七成把握是有的,至少不会让您的情况恶化。
"好!"老爷子突然拍板,"我就给你这个机会,开方子吧!
"姨爷爷!"沈国坤急得直跺脚。
郑教授也连忙劝阻:"金老,这不符合医疗规范!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谁能承担得了这个后果?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老爷子一锤定音,"晓玲,准备纸笔。"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两人继续一路向前,金家内宅的装潢与外厅的奢华截然不同,红木家具,名家字画,处处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王洋跟随金晓玲穿过一道雕花屏风,来到一间阳光充沛的书房。
"爷爷,我带王洋来看您了。"金晓玲的声音轻柔了许多。
窗前,一位白发老人坐在轮椅上,膝上盖着毛毯。
听到声音,他缓缓转过轮椅。金老爷子的面容比王洋想象的还要苍老,皱纹深刻如刀刻,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锐利得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就是你那个镇长男朋友?"老爷子的声音沙哑但有力,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
王洋上前一步,恭敬地鞠了一躬:"金爷爷好,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说着,他递上那方端砚,刚刚那个礼盒只是一件普通的礼物,而这端砚,才是他真正精心准备的贺礼。
老爷子没有立即接过,而是眯起眼睛打量着王洋:"听晓玲说,你在卧牛镇干得不错?
"尽己所能,无愧于心。"王洋不卑不亢。
"哼,场面话谁都会说。"老爷子示意佣人接过礼物,"晓玲是我最疼的孙女,你知道有多少青年才俊想娶她吗?
王洋正想回答,突然注意到老爷子轮椅扶手上放着的一盒药,那是甲钴胺片,一种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到老爷子盖着毛毯的双腿上。
"怎么,对我的腿感兴趣?"老爷子敏锐地捕捉到他的视线,"老了,不中用了,医生说是什么神经退化,治不好。
王洋犹豫了一下。他从小跟祖父学习中医,虽然从政后很少实践,但基本功还在。
刚才那一瞥,他已经注意到老爷子面色暗黄、舌苔厚腻的迹象,加上轮椅扶手上凝结的水珠,老爷子手心出汗严重,这些都是中医"湿热证"的典型表现。
"金爷爷,恕我冒昧。"王洋斟酌着词句,"您是否常感到双腿沉重如灌铅,午后尤其严重?且伴有口干口苦,夜寐不安?
老爷子的手突然握紧了轮椅扶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晓玲告诉你的?
"我没有!"金晓玲连忙摇头,同样惊讶地看着王洋,因为她从来没有跟王洋说过关于自己爷爷的情况!
"是中医的望诊。"王洋轻声解释,"您的情况看起来更像是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所致,而非单纯的神经退化,如果用药得当,配合针灸,应该能有所改善。
书房内一时无比寂静。
金晓玲瞪大眼睛看着王洋,仿佛第一次认识他,老爷子则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轮椅扶手。
"胡说八道!"一个尖锐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沉默。
沈国坤大步走进书房,身后跟着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
"姨爷爷,您别听这乡巴佬瞎扯!他懂什么医术?
王洋没有理会沈国坤的辱骂,而是将目光移向他身后的医生。
那人约莫五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胸前别着"省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郑教授"的工作牌。
"郑医生是我特意从省城请来的专家!"沈国坤得意地宣布,"专门给姨爷爷会诊的,人家才是真正的医学教授,不是你这种江湖骗子!
郑教授推了推眼镜,居高临下地看了王洋一眼:"刚才是你在讨论金老的病情?请问你有什么医学资质吗?
"家学渊源而已,不敢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王洋谦虚地说,但目光坦然。
金老爷子突然开口:"郑医生,你怎么看这位小王镇长的诊断?
郑教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检查报告:"金老,您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mri结果都明确显示是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这是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现象,目前医学界尚无逆转方法。
说着,他又瞥了王洋一眼:"至于这位先生说的什么湿热经络的中医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沈国坤趁机添油加醋:"就是!姨爷爷,您可别被这骗子忽悠了,他肯定是想借机来巴结我们金家!
"沈国坤!"金晓玲怒斥,"你太过分了!
老爷子抬手制止了争吵,目光如炬地盯着王洋:"小王,你说我这病能治,有什么依据?
王洋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个关键考验,回答好了可能赢得老爷子青睐,答不好就会坐实沈国坤的"骗子"指控。
"金爷爷,中医讲求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能否让我为您把个脉?"王洋轻声说道。
书房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老爷子,等待他的决定。
最终,老爷子缓缓伸出右手:"好,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王洋三指轻搭在老爷子腕间,凝神静气。
片刻后,他又请老爷子伸出舌头看了看舌苔,最后问了几个关于饮食二便的问题。
"脉象滑数,舌苔黄腻,加上您说的口苦尿黄症状,确实是典型的湿热证。"王洋说道,"湿热之邪下沉,阻滞下肢经络,气血不通,故双腿无力,西医检查看到的神经传导异常是结果,而非原因。
郑教授冷笑一声:"荒谬!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湿热导致神经病变?
"很简单。"王洋直视郑教授,"金爷爷服用的甲钴胺是营养神经的药物,按理说应该有一定效果,但实际症状却不断加重,为什么?因为药不对证,湿热不除,经络不通,单靠营养神经治标不治本。
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王洋说中了他一直的困惑。郑教授开的药确实没什么效果。
郑教授脸色微变,但很快反击:"中医这种模糊理论,怎么解释肌电图的客观数据?
"数据不会说谎,但解读可能有误。"王洋不慌不忙,"金爷爷,您服用甲钴胺后,是不是夜间失眠加重,甚至出现心悸?
老爷子这次真的震惊了:"你怎么知道?
"因为甲钴胺虽然是营养药,但性质偏热,会加重体内湿热。"王洋解释道,"这就好比火上浇油。
郑教授额头渗出细汗:"这......这是个别患者的药物反应,不能说明什么。
"那请郑教授解释,为何同样的神经退化病例,有的患者对甲钴胺反应良好,有的却症状加重?"王洋反问。
"个体差异而已!"郑教授依然嘴硬。
"在中医看来,这就是证型不同。"王洋转向老爷子,"金爷爷,如果您允许,我可以开一个清热利湿、疏通经络的方子,三天内,您会感觉双腿轻松些,一周后,或许能在人搀扶下短暂站立。
沈国坤跳起来:"姨爷爷,别信他!这骗子在妖言惑众!
"够了!"老爷子一声厉喝,书房立刻安静下来。
他锐利的目光在王洋和郑教授之间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王洋脸上:"小王,你真有把握?
王洋坦然迎上老爷子的目光:"不敢说百分之百,但七成把握是有的,至少不会让您的情况恶化。
"好!"老爷子突然拍板,"我就给你这个机会,开方子吧!
"姨爷爷!"沈国坤急得直跺脚。
郑教授也连忙劝阻:"金老,这不符合医疗规范!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谁能承担得了这个后果?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老爷子一锤定音,"晓玲,准备纸笔。"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