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打中原的麻烦
第406章 打中原的麻烦
建康的帅府这里,一场密级极高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参会的总共只有五人,除了鲁锦就是冯国用、包毓、夏煜、詹鼎他们四个,四大参谋全都到齐了。\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淮北的第二方面军已经整编完毕,现在就差补充装备和训练,继续留在那也没什么用,于是冯国用就从淮北回来了。
看着屋子里已经摆好的沙盘和地图,还有一旁桌子上摆放着的各种情报和卷宗,鲁锦这才对四人说道,“先说说各方面军的调动和到达情况吧,然后再讨论今年的三方战役布置。”
“是!”众人当即应诺,冯国用率先报告,“我先说说淮北的第二方面军吧。
“目前第二方面军已经全部整编完毕,以团为单位分别驻扎在淮北各地,其中第五集团军靠前部署,冯胜的36军两个师,现在驻守在丰县、沛县、峄州一带,赵仲中的49军控制了海宁州(连云港)和赣榆;
“第六集团军靠后部署,胡海的50军仍在淮安一线,毛贵的51军目前还留在淮河以南的徐州周边。”
冯国用一边说着,一边用红色的小纸旗插在沙盘上,并用笔在地图上做出标注。
鲁锦看着地图上的兵力部署,研究了下才问道,“那高邮和扬州呢,现在还有驻军吗?”
冯国用当即道,“已经没有正规野战军驻扎了,高邮和扬州现在全部移交给当地新组建的内卫军镇守。”
“那原本驻扎在高邮的卞元亨和李华甫,还有徐州过来的傅友德,他们现在都调动到位了吗?”
夏煜闻言当即出列道,“主公,第四方面军的整编情况是我在盯的。
“目前四方面军的第7集团军已经全部整编完毕,赵庸的111师已经从安庆前线调了回来,现在已经归建。
“俞廷玉和赵庸的38军两个师,目前都驻扎在庐州,卞元亨和李华甫新组建的53军,也已经调动到了六安驻扎,现在庐州和六安一线已经有了四个师,12个团的兵力。
“只是第8集团军目前还没有完全归建,华高部仍驻扎在和县,俞通源部也还留在濠州,他们两个军的另一半,傅友德和李喜喜现在都在天长。
“李喜喜目前还缺一个师的兵力,计划是准备对宿州的赵均用发起进攻,等打完这一仗,才能整编赵均用的旧部,给李喜喜新编一个师,这样第8集团军才能完成整编。
“不过张龙的骑兵一团,已经从浙东调到了濠州前线,也准备参加这次的战役,但是目前还缺一个炮团。”
夏煜一边在沙盘上做着标记一边说道,“我建议先从二方面军借调一个炮营过来,辅助这次的进攻行动,等打完了宿州再还回去。”
“可以。”鲁锦点点头又问道,“那宿州的赵均用方面有多少兵,现在查清了吗?”
“查清了,傅友德和毛贵本来就知道他们大概的部署,赵均用就算这阵子再招兵也来不及,而且他缺粮食,哪怕是现有的兵力,也只能勉强维持,他是绝不可能扩军的。^x~k¢a~n?s*h?u¨w¢u/.·c^o`m^”夏煜一边介绍情况,一边拿起一个指挥棒指着沙盘说道。
“目前赵均用的宿州大本营驻扎有两万兵马,其他各种最多的也只有三千,最少的蒙城甚至只驻扎了一千人,而且除了宿州,其他的外围城池可以直接让傅友德和李喜喜他们出面招降,这些分部的将领看到赵均用大势已去,应该不会负隅顽抗的,就算真的要打,只有几千人驻守的城池也容易打。”
鲁锦闻言点点头,看着地图上的标注想了一会才说道,“既然好打那就快打,早打,别拖着耽误四方面军的整编,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命令!”
夏煜听到命令二字,连忙拿来纸笔准备记录。
“以俞通源的54军,从濠州出发,分兵攻占五河、怀远,再折道向北,直插宿州;以张龙的骑兵一师,向西机动,招降蒙城的一千守军,并转向宿州西侧,隐蔽待机,准备截击逃敌。
“以傅友德的134师,从天长向西出发,沿途招降盱眙、虹县、灵璧、进攻宿州东面,毛贵率51军主力两个师,由徐州出发向南,直抵宿州以北。
“待各部抵达预定位置后,对宿州发起总攻,围三阙一,全歼宿州之敌。
“此战以俞通源为主将,毛贵为副将,四面夹击宿州,限期四月之前攻去宿州,我要看到赵均用的首级,粮草由大运河向高邮输送,再从高邮运抵战场。
“战事结束后,各归各部,第四方面军尽快完成整编和集结,都记下来了吗?”
“记下来了,请主公签字用印。”夏煜当即把命令递过来说道。
鲁锦扫了几眼,看他记得准确无误,当即签字用印,然后还给夏煜说道,“会后就立即发出,不要耽搁。”
“是!”
“其他方面军呢,都调动到位了没有?”鲁锦又问道。
包毓闻言当即站出来说道,“
主公,一三五方面军的整编和调动是我在盯着的。
“目前三方面军,也就是原来的华东方面军,已经调整完毕,暂时仍驻浙东,配合推行新政。
“安庆的一方面军也已调动完成,徐达和华云龙都已经抵达宿松和安庆一线,一方面军的补充兵力也是从浙东的俘虏兵里补充的,现在安庆一线不算两个水师团,已经有24个团,十万零八千人了。
“第五方面军现在也已补充完毕,常遇春部和廖永坚部构成都比较简单,直接把浙东俘虏的补充团划过去就行,现在也有十万八千人。”
鲁锦点点头,看着地图上的标注又问道,“常遇春部现在打到哪了?”
包毓当即指着地图道,“还在铜陵到泾县一带。”
鲁锦闻言顿时皱了皱眉,口中不满道,“这个常遇春怎么搞的,还总说能将十万兵,现在给他十万兵了,两个月一动不动,不是说了什么都不用管,让他只管往徽州打吗。\新\完′本_神,站¨ -更.新.最/全\”
包毓当即解释道,“主公,第五方面军的兵虽然够了,但许多新补充的部队也是刚刚到,这些兵良莠不齐,还未经过整训,其内部关系暂时也没理顺,兵甲也严重不足,五个方面军里,第五方面军的甲胄是最少的。
“另外他的炮兵也不够,缺少成建制的炮兵,南方山多水多,之前从楼船上拆下来的60门重炮在南方很不适用,先前就已经做出决定,把那六十门重炮调给海军了。
“鉴于目前的情况,我建议第五方面军不如等到五月再出兵,现在是三月初,三四月份正是春耕的时间,现在发动攻势,难免会影响春耕。
“这两个月的时间,正好让他训练士卒,熟悉部将,当涂铁厂现在也已经投产了,加上庐州铁厂的产量,每个月至少能生产一万七千副铁甲,两个月就是三万四千副,再给他补充两个月的甲胄,至少能把五方面军的披甲率提高到四成。
“还有就是炮兵,我建议赶紧组建几个新的禁卫师,用来支援各个方面军,现在从淮北和浙东调过来的俘虏兵足有五万多,都在建康城外堆着呢,最好赶紧将他们整编好了派往各地。
“这样等到五月出兵,正好能避开春耕,又不耽误夏收,也省得地里的粮食被敌军收走,运往他处。”
鲁锦闻言点了点头,这才说道,“那就赶紧把安庆的那五个棱堡的炮兵扩建成师,分派到各地去,对于禁卫师的整编,你们有什么建议没?”
听到要扩编禁卫师,冯国用当即道,“禁卫师之前的三团制就很好用,一个火枪团,一个先登团,一个炮团,合计一万人,每个方面军配属一到两个师,用来当作进攻的矛头,在这次的东征战役中表现非常好,还继续这么整编就行,至于将领,主公不是刚从虹县那里要过来几个小将吗?”鲁锦点点头,正准备说什么,刚来两个月,还在熟悉军务的詹鼎,之前一直插不上话,这下总算找到机会说道,“主公,这是禁卫二师的张督师送来的奏报,请求打造一批兵器,给先登团换装。”
鲁锦拿来一看,发现是禁卫二师先登团指挥使周通写的,张温只是署名而已。
周通在奏报中说,先登团以攻城先登和巷战为主,并不用来野战,装备太长的长枪没啥用,也不方便。
而且之前的禁卫军陷阵营走的是精英兵路线,营内还要定期搞比武,比武获胜者可以获得一把订制的专属武器,这就导致现在重甲兵的武器太过五花八门,不如统一列装三四种兵器。
他提出最好用步槊,长柄斩马刀,还有一种三尖长柄斧,建议在所有禁卫师先登团中普及,并且还在里面画了样图,解释三种武器的好处。
步槊和斩马刀都是近身厮杀的利器,禁卫军中本来就大量装备,朱重八现在用的就是步槊,周通本人用的是长柄斩马刀,他们两个指挥使正好是其中的代表。
至于那所谓的三尖长柄斧,鲁锦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欧洲的瑞士戟吗,一面斧刃,一面镐头,顶上还有个枪尖,能砍能劈,能凿能刺。
这玩意打阵战不太行,但是一对一的开罐头,却堪称神器,不论是斧刃,还是枪尖或者镐头,敲在甲胄和头盔上,都是一敲一个血洞,用来给重甲步兵在狭窄的城头和街道上近身肉搏,的确非常合适,看来前线的士兵实战打多了,也发现什么兵器更合适了。
鲁锦拿着那奏报问道,“这什么三尖长柄斧,或者叫斧枪,这东西有样品吗?”
詹鼎当即道,“有的,找军中的铁匠按图样打了一把,斧枪的头部全重只有两斤,柄是用桑木做的扁杆子,全长只有五尺,到人肩膀高。”
詹鼎从墙角处拿来一柄斧枪样品交给鲁锦,鲁锦拎在手里把玩了一下,又双手持斧劈砍,刺击,感觉这玩意还不错,于是又问道,“你们觉得这兵器如何?”
冯国用接过去也比划了一下说道,“前宋对抗金军时,就装备过重甲大斧兵,这东西打重甲兵确实比较好用,而这斧枪相比于大斧,又多了刺击和凿击的用法,看起来非常适合破甲,而且肯
定比刀耐用。”
鲁锦这才点头道,“那就发给庐州铁厂,先打两万把出来。”
“是。”詹鼎当即开始草拟军令。
鲁锦却又说道,“禁卫师的组建方面,由冯先生负责,等开完会我把将领名单给你,你让他们去城外那些俘虏里挑兵训练,身强力壮的编作先登团,挑剩下的编作火枪团,炮团从安庆的棱堡那边调派。”
“是。”冯国用当即答应下来。
见五个方面军的整编和调动情况都说完了,禁卫师的整编也有了计划,鲁锦这才说道,“那就再说说情报站的布置吧。”
包毓闻言当即道,“江西和徽州方面,目前正在发挥作用,至于新的情报站,我建议最好在西部新设三个情报站,比较合理一些。”
鲁锦看着地图好奇道,“西面不就是南阳方向吗,为什么要设立三个?”
包毓当即解释道,“南阳是中原方向的重要据点,也是今年必须拿下的核心城池,南阳肯定要设一个大站,但是南阳距离六安太远,中间还有个信阳,也是重要的节点城池,我觉得可以在信阳设一个中原副站,比南阳低一级即可。
“同理,荆襄地区距离南阳也不近,和江汉平原相比,南阳实际上更靠近陕西,如果把荆襄地区的情报也都交给南阳统一指挥,那会很不方便,所以我觉得应该在襄阳单设一个情报站,并尝试向荆门和安陆等地渗透,方便今后的行动。”
鲁锦看着地图想了想才说道,“可以,就按你的意思办,那其他方向呢?”
包毓这才继续道,“南方和中原方向的就这些了,另外就是山东,河北,辽东,高丽这四个大站,我建议现在就开始布置。
“脱脱已经被贬,元廷正在换新丞相,新旧交接,必定有空子可钻,而且大都这个春季正处在青黄不接,粮草不济的时期,我们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向大都卖粮,顺便买一批战马回来。”
鲁锦点了点头,“可以,你拟定个详细的计划,这个稍后咱们俩单独再说。”
“是。”
涉及情报方面的事,包毓虽然会在这里说上一些,但也都是些大方向上的事情,具体的人员和情报站构成,他是不会说的,他不说鲁锦也不问,其他人也不打听,大家都十分默契。
等敲定了情报站的设置,鲁锦又说道,“第一季度就还剩一个月,我们必须在九月之前制定好今年的作战计划,你们都有什么建议?”
冯国用当即道,“主公,我建议由他们三个分别负责一个方向的战役制定和跟踪,由我抓总,向主公提醒和传递战役进程,以免三线开战,主公一个人顾不过来。”
鲁锦点点头,“这主意不错,那你们三人各自选一个吧?”
夏煜闻言当即道,“那我选南阳和荆襄方向吧,正好关于南阳战役,我还有一事要说。”
“可以,你们俩呢?”鲁锦看着詹鼎和包毓又问道。
包毓当即道,“北方的情报站建设比较重要,我肯定要盯着北边,我选山东和辽东吧。”
这俩人都挑完了,詹鼎也没得选了,只能道,“那我盯徽州和江西战场。”
鲁锦点点头,“各个方向的兵力有多少,你们都清楚,图上也都标的明白,现在就开始想,给你们各自十几万的兵力,你们要怎么制定进攻计划?
“夏煜先说,你不是说有中原战场的想法要说吗?”
“是。”夏煜当即出列,拿起指挥棒指着地图说道。
“今年的西线中原战事,南阳和襄阳方向,加起来大概有二十座城池需要夺取,对于我军而言攻城和杀敌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地广人稀,城池断断续续,连不成片,而且这条路没有一条贯通的水路,这对驻军防御和后勤运输都非常不利。
“首先是汝宁府辖地,从六安向西进攻,不算北面的固始,西面最近的一座城池在光山,与六安足足相距360里,一路上无遮无掩,士卒行军连个休整的城池都没有,只能在野外扎营,往西运粮也没有仓库可以储存,若是有敌军打过来,这近四百里路更是连个驻军的地方都没有。
“除了六安到光山之间的这段空白地段外,从信阳、确山一线,到唐州(唐河),中间也有240里,到处都荒无人烟,这里应该也在中间的泌阳河岸边新筑一座城池,就叫泌阳。
“所以我觉得,打中原应该移民屯垦和军事进攻一起来,最好先调三到四个屯田师,去筑城,开荒,然后等战线稳固之后,再从浙东迁移更多人口过去。”
众人看着那断断续续的城池,都皱起了眉,河南被元朝祸害的太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