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宝书麒麟耀生

第623章 少了关键

“祝少爷,根据我的理解,以及我又找我师父确认了一下,”

“这个半沓窝子里的祭祀石台,如果是用作招魂的,那这个装置就并不完整,缺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说话的这个人看上去挺年轻的,最多不超过三十岁,却已经是王五爷身边的得力干将。

这种人不是靠玩命脱颖而出的,能在道上混靠的是脑子,听说师承一个很厉害的姥姥师父,王五爷当年把他请出来还花了不少钱,请他在身边当师爷。

在这行里当师爷,那得天文地理,风水玄学以及民俗怪谈无不知晓。

不过,这种卖弄学识的人说话都喜欢卖关子,让祝元这种肠子比较直的人听起来还是挺不爽的。

“你要想说就快点儿说,别等着我问你。”

祝元斜了他一眼。

“好吧好吧,”

看在王五爷跟钱的面子上,师爷尬笑了两声,继续说下去,

“这处墓室我判断大概建成于清末民初时期,那时候乱世嘛,百姓日子不好过,就只能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很多地区就开始巫术横行,”

“燃犀招魂,就是其中某一个教派的术法,不过流行的不是很广,”

“原因都懂的哈,犀角这玩意儿不便宜,老百姓饭都吃不上了,哪有钱搞这个。”

“但犀角的来源也不一定是新鲜的,对吧?”

祝元边说着,边看向墓室中间的祭祀石台。

“对啊,这些犀角的品质基本一致,处理手法也相同,基本能确定是来自于同一处汉代墓葬的陪葬品,”

师爷点点头继续讲,

“能一口气儿陪葬这么多犀角的墓葬,肯定是不简单的大墓,”

“能一口气儿倒了这种大墓的土夫子,肯定也不是简单的土夫子……”

师爷又开始处于职业习惯似的开始卖关子,祝元没惯着他,直接说,

“我希望你也成为一个不简单的人,有话一口气说完。”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师爷挠了挠头,

“我这种人多少都会有一点小小的职业习惯,您见谅哈,”

“我想说的当年建造此处,设计了招魂台的人必然相当懂行才对,而懂行儿的人,不应该在这里少一样东西。”

“嗯?”

“哦,我说我说,”

看来师爷这个啰嗦故弄玄虚的毛病一时半会儿也给他改不过来,好在他自己还能意识到,

"就是少了镜子,照魂镜,这个燃犀招魂的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样装置。"

在这种并没有流行开的小众巫术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三样。

第一当然是需要被招魂的死者,进行仪式时死者的尸体必然要停放在附近。

第二就是这堆犀角了,它们沟通阴阳异界的必备工具,也是能把死者已经飘走的魂魄招回来的重要道具。

而这第三嘛,就是师爷说的照魂镜。

布置照魂镜的原理师爷跟他的师父都没弄明白,毕竟这项巫术太小众了,在历史上也没有流行多久,现在估计早就没了传人。

但根据他们调查出来的信息,照魂镜是必备的,甚至有些因为实在没钱而造成比较简陋的仪式,即使把牛角替换掉犀角做个低配版“燃犀”,也不会忘了准备一面镜子。

镜子的尺寸样式以及材质都无所谓,只要是个镜子就行了。

祝元猜测准备镜子可能是为了让被招回来的魂魄多方位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躯壳在哪里,又或者是反过来,为了让躯壳更好地看见魂魄。

但反正不管什么原因都对他们无所谓,师爷讲起这个来的意思是想表达能建造这个墓室,在其他方面都仔细地准备了招魂装置的人,不至于忘了一面不值钱的镜子。

“我觉得应该是被人搬走了呗,”

王五爷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里不管是墓室还是两侧耳室里都这么干净,连跟毛都没有,八成早就被洗劫过了,”

“煤油跟砖墙上的防火材料都是现代产物,指定是前辈留下的彩蛋。”

王五爷并不知道祝平可能来过这里的事情,事实上他只以为祝元是要倒这个斗。

他思想很简单,别人不愿意说的事情他就不会去刻意多打听,所以其实没在意过祝元是因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倒这个干斗。

反正,不管祝元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招呼他了,他就一定会来就是。

所以他这会儿还想着,祝元不仅摸到了一处半沓窝子,还是个已经被前人打扫过的。

不过小祝少爷是个新手嘛,本身新手能独立找到这种地方已经很不错,他不会说他的,孩子需要鼓励。

“少爷,别想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五爷爽快地拍了拍祝元的后背,

“那镜子就算是秦朝的也不一定能值多少钱,”

“咱们这儿不还有这一堆汉代犀角呢嘛,摸出去出手了也能赚不少,”

“咱也不亏,起码这趟行动的本钱能回来,而且你不是在意石台里封着的尸体嘛,咱现在就启出来带回去,”

“还有那什么防火粉啊我都找人去检测了,要是真查出了之前是什么人抢先咱一步,”

“您说一声气不过,我马上带人去铲了他们家大门。”

虽然王五爷不能在一起商量些什么,但他真的性格挺好的,脾气急躁可对人也是真掏心掏肺的好。

祝元轻叹了一口气,身边有无条件宠着自己的长辈当然是好事儿,就算什么都解决不了,但能让心情好一些。

祝元冲王五爷扯起嘴角来笑笑,

“五叔,我倒不是冲着钱来的,我来这里是想找一些关于别的地方的线索,所以才到处找东西。”

“明白,你是干大事儿的人,跟你爷爷一样。”

王五爷轻叹了一口气,好像想起了自己年轻时跟这祝老爷子走南闯北的日子,

“我脾气急,脑子笨,你们做的事情我总是参与不上,”

“但我好歹还会听命令,你有什么用得上的地方,尽管叫我去做就行了。”

祝元重重地点点头,

“谢谢五叔。”

“这孩子……哎呀,行了都别愣着了,找不着那破镜子,咱就先把石台拆了,把里面东西拆出来!”

王五爷一个大老爷们儿不习惯面对突然起来的“温情场面”,躲开祝元的眼神,转头招呼伙计们干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