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雨过阳光
第502章 四姐妹的变化
小
大
她们刚来时的腼腆已经少了些许。
“大姐,如果我们四姐妹一起跟着王妃走,我就没意见。”最小的春水表态。
也就是她舍不得亲人,如果一起走的话,就没问题。
“四位姑娘,我就是想把你们一起带走,你们一家人还是在一起。”余元筝补充,刚才好像没提这个问道。
“大姐,我也想去外面看看。”春叶渴望地看着春花。
“大姐,反正我们家就我们四人,一起走,在哪里都没关系,只要我们还在一起,而且我们又没有孩子,没有牵挂。只要把家里的东西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走。”春草也被诱惑了。
三个妹妹都看向她们的大姐。
大姐是一家之主,她的决定才最重要。
“好,既然你们都想跟着王妃走,那我们就走吧。
王妃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没有问题,我们离了这岛也无所谓。
我们家也没什么东西要收拾的。
把母猪给叶婆婆,让她安排给谁家养。
然后就剩马上要收割的稻子,也由叶婆婆安排吧。
至于房子,没人住,过不了多久也就没用了。丢了就丢了。”
春花下定决心,然后安排家里。
“好,你们放心跟王妃去。你们的房子我会时常给你们打扫一下。
稻子我会让人收了运到山上去,以后你们要是回来不想走,我再让各家出一点,还给你们。”叶婆婆很欣慰。
终于被劝动,就等于岛上有了眼睛跟着王妃去看外面的天地,以后回来就能告诉她们外面什么样子。
既然说定,四姐妹即刻回去收拾换洗的衣服和她们自己想带的东西。
第二天天刚亮就来了余元筝住的小院。
梨香和桃香才刚开始做早膳。
四个姑娘帮着打下手,同时也看她们两人怎么做早膳。
梨香每放一样调味,她们都问一问放的什么。
两个丫鬟都很耐心讲给她们听,同时也在教她们怎么做早膳。
当这顿以粥为主食的早膳飘出香味时,四个春姑娘都不自觉留口水。
但两个丫鬟并没有第一时间舀给她们吃。
而是先给几个主子盛好端出来。
剩下的才是她们六个的。
当她们吃下第一口南瓜粥时,昨日吃到过的甜味又一次充满口腔,还带着咸味,还有青香的蔬菜。
而菜都是岛上的,平时她们经常吃,可从来没吃出这种青香味。
再加上南瓜特有的甜味,真的太好吃了。
南瓜,海中岛上没有,而是从船上拿下来的。
这种瓜可以放很久都不会坏,所以船上有很多。
四个春家姑娘,还不等晾凉就开吃。
她们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粥。
原来世间有这么美味的东西。
四个春姑娘为她们昨晚的决定而庆幸。
就这一碗粥都是岛上乡民们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
这一日上午,上官子棋组织将士们向船上装蔬菜。
提前用他们带来的东西做好了交换。
直到吃过午饭,才上船起航。
四个春姑娘,余元筝安排与梨香和桃香一起住,暂时就以伺候她的丫鬟身份带在身边。
上了船,余元筝就让两个丫鬟拿出一些细布来给每人做两身衣服。
四个姑娘看到这么好的料子,王妃说用来给她们做衣服,感动得抹了抹眼泪。
“梨香,桃香教一下她们怎么做衣服。”余元筝看到几个姑娘因为一点布料就感动成这样。
以后出去了,估计得看花她们的眼。
十艘大海船继续航行,并不是回大魏,而是继续按计划向南航行。
每日看到的又是除了水还是水。
三个孩子又恢复了每日晨起练武的日常。
而四个春姑娘在梨香和桃香的指导下,终于在第三天做出了一身比较合身的衣服。
穿在身上,比麻布舒服多了。
四人都向余元筝道谢。
四人每天都跟着梨香两人,学习做事。
两个丫鬟做什么,她们就跟着做什么。
余元筝见四个姑娘的脸都比较黑,特意把自己用于保养的面膏分一点给她们用。
春花已经二十五岁,但身材高挑,圆圆的脸很有喜感。
如果再白一点,穿上漂亮的衣服,也是个美人。
常年的劳作,让几个姑娘原本的美貌都大打了折扣。
为了让她们看起来不那么突兀,余元筝让两个丫鬟再教她们怎么化妆。
如此这般,半个月后,四个姑娘都焕然一新。
与刚出来时比,要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一看肯定认不出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又过了几日。
船上的东西消耗得差不多,需要补给了。
余元筝拿出之前从爱德华手里誊抄下来的笔记和他们航行过的路线图。
“夫君,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应该离大魏有好几千里远了。”
“嗯,刚才我与太上皇和父王商量,再行半日就向西南方向靠岸。”
上官子棋作为整个船队的队长,每天都要到各艘船上去查看一番,以确保一切正常。
尤其遇到大风和大浪时,他还要用手里的大红旗帜来指挥整个船队应对风浪。
这几年,他已经在海上航行过几次,不过都在近海。
与各船之间已经约定了各种旗语。
就如在战场上指挥军队一般。
到了下午,船果然改变了方向,向西南而行。
现在已经九月,风向已经由东南风慢慢变成了西北风。
西北风是由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向的风。
水手控制好风帆的角度,也算顺风,船行得很快。
又航行了一日,他们终于看到了海岸。
上官子棋指挥着十艘大魏海船缓缓靠近这片陌生的海岸。
余元筝站在船头,海风掀起她鬓边的碎发。
身后,春家四姐妹正惊叹于岸上高耸的金色尖塔。
她们的眼力很好,远远就看到那奇特的建筑。
“这地方的建筑风格怎么那么像我曾经见过的藏传佛教的建筑。”余元筝眯起眼睛也看向岸上,喃喃自语。
难道这里是前世历书上记载的天竺国?
如果是与天竺差不多的话,那这里就是一个佛教圣地。
太上皇和老王爷也上前来看向岸上。
“荣王妃可知道这里是哪里?”
“回太上皇,臣妇也是第一次来,不过看这建筑风格,能猜测一二。”
接着余元筝就把她知道的关于天竺这个国家的一些常识讲给太上皇和老王爷听。
其实她知道的也不多。这里是不是她认为的天竺,不能确定。
就是大魏都是架空的,而这里应该也是。
只希望有相像之处。
“也就是这里的人们都信教,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老王爷有些不能理解。
什么是婆罗门教,什么是种姓制度?而佛教他还理解一些。
“到还没到那个程度,但教派文化深深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这时上官子棋也走出来。
“子棋,派小船靠岸,先探明情况。记住,若言语不通,以物易物便是,不要和当地的百姓产生冲突。”
“大姐,如果我们四姐妹一起跟着王妃走,我就没意见。”最小的春水表态。
也就是她舍不得亲人,如果一起走的话,就没问题。
“四位姑娘,我就是想把你们一起带走,你们一家人还是在一起。”余元筝补充,刚才好像没提这个问道。
“大姐,我也想去外面看看。”春叶渴望地看着春花。
“大姐,反正我们家就我们四人,一起走,在哪里都没关系,只要我们还在一起,而且我们又没有孩子,没有牵挂。只要把家里的东西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走。”春草也被诱惑了。
三个妹妹都看向她们的大姐。
大姐是一家之主,她的决定才最重要。
“好,既然你们都想跟着王妃走,那我们就走吧。
王妃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没有问题,我们离了这岛也无所谓。
我们家也没什么东西要收拾的。
把母猪给叶婆婆,让她安排给谁家养。
然后就剩马上要收割的稻子,也由叶婆婆安排吧。
至于房子,没人住,过不了多久也就没用了。丢了就丢了。”
春花下定决心,然后安排家里。
“好,你们放心跟王妃去。你们的房子我会时常给你们打扫一下。
稻子我会让人收了运到山上去,以后你们要是回来不想走,我再让各家出一点,还给你们。”叶婆婆很欣慰。
终于被劝动,就等于岛上有了眼睛跟着王妃去看外面的天地,以后回来就能告诉她们外面什么样子。
既然说定,四姐妹即刻回去收拾换洗的衣服和她们自己想带的东西。
第二天天刚亮就来了余元筝住的小院。
梨香和桃香才刚开始做早膳。
四个姑娘帮着打下手,同时也看她们两人怎么做早膳。
梨香每放一样调味,她们都问一问放的什么。
两个丫鬟都很耐心讲给她们听,同时也在教她们怎么做早膳。
当这顿以粥为主食的早膳飘出香味时,四个春姑娘都不自觉留口水。
但两个丫鬟并没有第一时间舀给她们吃。
而是先给几个主子盛好端出来。
剩下的才是她们六个的。
当她们吃下第一口南瓜粥时,昨日吃到过的甜味又一次充满口腔,还带着咸味,还有青香的蔬菜。
而菜都是岛上的,平时她们经常吃,可从来没吃出这种青香味。
再加上南瓜特有的甜味,真的太好吃了。
南瓜,海中岛上没有,而是从船上拿下来的。
这种瓜可以放很久都不会坏,所以船上有很多。
四个春家姑娘,还不等晾凉就开吃。
她们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粥。
原来世间有这么美味的东西。
四个春姑娘为她们昨晚的决定而庆幸。
就这一碗粥都是岛上乡民们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
这一日上午,上官子棋组织将士们向船上装蔬菜。
提前用他们带来的东西做好了交换。
直到吃过午饭,才上船起航。
四个春姑娘,余元筝安排与梨香和桃香一起住,暂时就以伺候她的丫鬟身份带在身边。
上了船,余元筝就让两个丫鬟拿出一些细布来给每人做两身衣服。
四个姑娘看到这么好的料子,王妃说用来给她们做衣服,感动得抹了抹眼泪。
“梨香,桃香教一下她们怎么做衣服。”余元筝看到几个姑娘因为一点布料就感动成这样。
以后出去了,估计得看花她们的眼。
十艘大海船继续航行,并不是回大魏,而是继续按计划向南航行。
每日看到的又是除了水还是水。
三个孩子又恢复了每日晨起练武的日常。
而四个春姑娘在梨香和桃香的指导下,终于在第三天做出了一身比较合身的衣服。
穿在身上,比麻布舒服多了。
四人都向余元筝道谢。
四人每天都跟着梨香两人,学习做事。
两个丫鬟做什么,她们就跟着做什么。
余元筝见四个姑娘的脸都比较黑,特意把自己用于保养的面膏分一点给她们用。
春花已经二十五岁,但身材高挑,圆圆的脸很有喜感。
如果再白一点,穿上漂亮的衣服,也是个美人。
常年的劳作,让几个姑娘原本的美貌都大打了折扣。
为了让她们看起来不那么突兀,余元筝让两个丫鬟再教她们怎么化妆。
如此这般,半个月后,四个姑娘都焕然一新。
与刚出来时比,要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一看肯定认不出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又过了几日。
船上的东西消耗得差不多,需要补给了。
余元筝拿出之前从爱德华手里誊抄下来的笔记和他们航行过的路线图。
“夫君,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应该离大魏有好几千里远了。”
“嗯,刚才我与太上皇和父王商量,再行半日就向西南方向靠岸。”
上官子棋作为整个船队的队长,每天都要到各艘船上去查看一番,以确保一切正常。
尤其遇到大风和大浪时,他还要用手里的大红旗帜来指挥整个船队应对风浪。
这几年,他已经在海上航行过几次,不过都在近海。
与各船之间已经约定了各种旗语。
就如在战场上指挥军队一般。
到了下午,船果然改变了方向,向西南而行。
现在已经九月,风向已经由东南风慢慢变成了西北风。
西北风是由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向的风。
水手控制好风帆的角度,也算顺风,船行得很快。
又航行了一日,他们终于看到了海岸。
上官子棋指挥着十艘大魏海船缓缓靠近这片陌生的海岸。
余元筝站在船头,海风掀起她鬓边的碎发。
身后,春家四姐妹正惊叹于岸上高耸的金色尖塔。
她们的眼力很好,远远就看到那奇特的建筑。
“这地方的建筑风格怎么那么像我曾经见过的藏传佛教的建筑。”余元筝眯起眼睛也看向岸上,喃喃自语。
难道这里是前世历书上记载的天竺国?
如果是与天竺差不多的话,那这里就是一个佛教圣地。
太上皇和老王爷也上前来看向岸上。
“荣王妃可知道这里是哪里?”
“回太上皇,臣妇也是第一次来,不过看这建筑风格,能猜测一二。”
接着余元筝就把她知道的关于天竺这个国家的一些常识讲给太上皇和老王爷听。
其实她知道的也不多。这里是不是她认为的天竺,不能确定。
就是大魏都是架空的,而这里应该也是。
只希望有相像之处。
“也就是这里的人们都信教,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老王爷有些不能理解。
什么是婆罗门教,什么是种姓制度?而佛教他还理解一些。
“到还没到那个程度,但教派文化深深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这时上官子棋也走出来。
“子棋,派小船靠岸,先探明情况。记住,若言语不通,以物易物便是,不要和当地的百姓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