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黄河咆哮地枢显圣

第328章 黄河咆哮地枢显圣

黄河疏浚之难,不言而喻,有诗为证:

“裂石穿云险隘囚,崩崖卷雪怒涛流;悬河倒挂危如剑,淤沙深锁困作丘。洪峰挟势野马脱,故道迁形苍生忧;积患千年惊万里,地枢难驯水龙虬。”

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黄河经历了六次重大改道,最近一次发生在明清时期,黄河从南下流入黄海改为北上进入渤海。

旱季干旱,雨季洪灾,上游险峻水湍,下游八百里地上悬河。

迄今为止,黄河水患,一直未真正解决。

尤其是开封和新乡地区,悬河的最高点分别比地面高出13米和23米,真正的“黄河之水天上流”,一旦河水暴涨,大堤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许多人都曾提出过解决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黄河调整至明清时的故道,进行疏浚并实现通航,同时铲平八百里悬河,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但是,现实的挑战比这大得多。

首先,黄河为何改道那是因为原有的河道泥沙淤积,原本就成为了地上之河,决堤之后,水往低处流,这才改道。

原有的河道比地面平均高出4米,就算恢复故道,工程量并不轻多少。

其次,黄河改道这么多年,原有的728.3公里故道,完整保留的不足三分之一,其他地方早移作他用。

比如砀山县,46.6公里黄河故道黄沙漫漫,当地人为了治沙,选择种植耐旱的梨树,如今梨果树木覆盖率超过70%,砀山梨销往全国各地,知名度极高。

而且砀山黄河故道已开发出“乌龙披雪”、“故黄映雪”、“梨树王”、“梨都博物馆”等10多个自然景点。2016年,砀山梨节期间,赴砀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4亿元。

铲掉了重新恢复成河道

显然不现实。

其实,黄河一直在治理,比如小浪底工程的调水调沙措施,但是需要时间,也许数十年后会有显著效果,可是,后年夏天就有大洪水,已经等不及。

李响站在壶口瀑布旁,看着湍急的水流,思绪万千。

他身形一晃,来到黄河源头,施展土遁之术,沿着黄河水道而下,在遁行的过程中,地脉感知能力全开,笼罩方圆35千米范围。

了两天两夜,一路从黄河源头,仔细勘察,到渤海入海口,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随后,他来到帝都,在姜采儿的书房里,拿出笔记本电脑,撰写方案。

姜采儿见到他来,自然十分开心,不过,她正在忙一个重大课题,倒没有时间来陪李响。

“不用你陪,过两天等我写好了方案,你再帮我修改优化一下。”

主要是姜采儿太忙,李响不想占用她太多时间,否则直接带着姜采儿去现场勘探,让姜采儿直接出方案,就省事很多。

但是李响觉得,自己也不能全靠老婆,他也得拿出实力来。不能让姜采儿觉得,自己是个身体发达、头脑简单的弱智。

因此,他非常用心地写方案。

疏浚黄河这么大的工程,怎么可能什么准备都没有,就一头莽进去,直接开干呢上游峡谷段很多地方岩层破碎,山体滑坡隐患密布,一个搞不好,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李响了两天时间写完,然后将姜采儿找来,姜采儿了半天时间帮李响修改,最终形成了一套非常高效和完美的疏浚方案。

如此有水准的方案,一般人还真写不出来。

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游治理:采用梯级调控体系,包括“岩脉重塑”和“梯级水坝群”两大块。

“岩脉重塑”分三点,首先运用“地脉感知能力”扫描峡谷段岩层,定位山体滑坡隐患点及河道狭窄处,在方案中一一标明。

其次以“岩甲塑形”将陡峭河岸改造为阶梯式缓坡(坡度≤15°),同步嵌入天然玄武岩护岸,减少水流冲击。

再次,在壶口瀑布等急流段下方构建“地枢分流柱”,通过定向释放土系能量形成螺旋状消能结构,降低水流湍急度。

“梯级水坝群”分两点,一是于龙羊峡、刘家峡等关键节点,以“地脉虹吸”技术抽取深层岗岩,铸造蜂窝状透水生态坝体(兼具防洪与鱼类洄游通道)。二是在坝体内部预埋灵力矩阵,汛期可激活“岩甲增殖”临时加高坝体,枯水期则收缩恢复通航水位。

第二部分则是中下游悬河治理的河床沉降工程:运用“地枢演世录”异能,将下游河床淤泥收入异次元仓库,然后以20马赫的极速,去往太平洋深处,将淤泥抖落入海。

河床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砂子,但是,这些砂子经过黄河之水冲刷和沉积,表面十分光滑,直径通常在0.3毫米以下,如果用于搅拌混凝土,会出现凝结力不足和砂浆稀化的问题,无法用于房屋建设。

而且,量太大了,即便是李响的仓库也无法全部存下,索性扔弃。

按照李响的估算,八百里悬河,假设平均高度为五米,宽度为0.8公里,挖开的土方量高达32万亿立方米。

李响现在的仓库体积是5497.6亿立方米,而且里面还有大量的物资,仅有一半左右的空间能够用来运泥沙。为了防止污染,中间还要留出比较宽的隔离带。他一次运2000亿立方米的话,32万亿也要运160次。

这个运力惊人,当然,如果他在疏浚黄河的过程中,再次升级,仓库再度扩大的话,那就跑的次数更少。

不过20马赫的速度,去太平洋深处一趟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在清淤的过程中,同步对开封-郑州段实施“重力场逆向加载”,以35万斤巨力配合土系异能压缩河床底部软土层,使悬河段整体沉降3-5米。

另外,在郑州以下开辟平行地下分洪河道,利用“岩脉塑形”构建全封闭玄武岩隧道(设计内径为80米)。

主河道专供通航(水深≥4米),分洪河道通过智能土闸联动,洪水期自动开启导流,避免漫堤风险。

第三四五部分则分别是生态与航运协同、灾备强化护堤措施、实施计划和效能预测等等,就不一一详述。

但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姜采儿用量子计算机帮李响设计了水文模型,通过“地脉共振”动态调整河道曲率,优化船舶通行效率。

二是姜采儿建议,让赵雪晴参与这个项目。

赵雪晴精通植物系异能,其“灵植通感”可以帮忙快速筛选耐盐碱植被,在重塑河岸植入根系固土基因链,构建200米宽生态缓冲带。

同步,李响在河床底部铺设“晶脉过滤层”,吸附重金属污染并释放矿物质,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晶脉过滤层的晶体粒子构造,也由姜采儿设计,李响负责用土系异能实施。

疏浚之后,通航能力可实现5000吨级船舶郑州直达渤海(原仅限局部河段通行200吨级),防洪标准则从百年一遇提升至千年一遇。

此方案充分利用李响的极速移动、异次元仓库、巨力操控与土系精微塑形能力,将传统需数十年的超级工程压缩至月级周期,若能实施,足以对抗末世前的超级大洪水。

“我再给你做一个ppt吧。”

姜采儿帮人帮到底,她是智慧型、科研型超凡者,做ppt也是一流,进入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后,也常常写ppt,参与组会,在组会上作报告,侃侃而谈,深受大家喜爱。

尤其是,她的英文口语能力也进步极快,有时候会有国外的科研团队过来进行学术交流,姜采儿都全程用英文讲解,让国内外专家频频竖起大拇指赞叹。

这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小女孩啊,才大一上学期。国外的专家很惊讶,怎么中国总是出天才

众所周知,近些年大漂亮国军事之所以落后,主要是驱逐了华裔工程师,而重用了印度裔工程师,而大漂亮的本土白人和犹太人,玩金融是一流,却不擅长搞军事和航天。

即便是民兵-3,也是出自华裔科学家之手,与“东风”之父同一个师门。

姜采儿的惊艳表现,引起了一些国外专家的注意,有大佬私底下邀请她前往美国名校读书,提供巨额奖学金,自然被姜采儿拒绝。

李响将黄河疏浚方案和ppt发送到了一个神秘的邮箱,然后就陪姜采儿休闲了一天,次日晚上八点左右,又拨打了一个神秘的电话。

这个电话号码,自从第一次和帝都那位会晤之后,他就获得了单独通话的权限,只是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这次是第一次。

一打过去,对面那位一向四平八稳的声音,微微透出几丝激动。

“是响哥儿啊,最近还好吗”那位一如既往地亲切。

“劳您关心,挺好的。”李响说道。

大家的时间都宝贵,所以简单的寒暄过后,李响就切入了正题,讲解了自己的黄河疏浚方案。

之所以分成两段,是因为上下游的水情与地质情况不同。

对方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不时提问,和李响探讨。

最后,说了六个字:“你办事,我放心。”

那位挂了电话之后,颇为开心:“响哥儿是有家国情怀的,他帮了大忙。”

片刻之后,又拨了另一个电话,交代诸般事宜,让其务必配合李响的工作。

疏浚黄河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瞒得过天下人,所以,李响需要有人来善后。这也是他将方案上报的原因。

……

与此同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指挥部第三会议室,气氛颇为沉闷。

总工程师周正阳一拳砸在智能会议桌上,震得全息沙盘波纹荡漾。他深灰色制服袖口沾着咖啡渍,指节因长期按压触控笔泛着青白:“这已经是第六版方案被中央打回了!”

底下的人噤若寒蝉。

周正阳气得不行:“都这么久了,方案迟迟定不下来,你们都干什么吃的。”

有人小声说道:“不是我们定不下来,我们已经交了好几稿了。”

“不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被频频打回来的方案,能叫方案吗照你们之前的方案,等你们疏浚好,大洪水都过了几年了。”

“也不一定有大洪水。”有人嘀咕。

“不一定全球人民都在备战,你在这儿跟我说不一定到时候真有大洪水了,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知道为什么叫‘悬河吗不是悬在空中的河,是悬在华北三亿人头上的铡刀!”

所有人沉默,会议室针落可闻。

半晌,一名角落里的青年工程师程墨忍不住诉苦:“周工,开封段悬河沉降工程,我们真的只能每天清理五万方淤泥,这是极限了,再多真做不到,不是我们不想做。”

“极限”周正阳抓起激光笔戳向大屏幕,开封段河床剖面图顿时放大二十倍,“知道悬河河床比郑州城区高多少吗二十三米!知道河底淤泥胶质层多厚吗”

他抓起桌角的检测报告甩过去:“四十二米!四十二米!”

文件擦着程墨耳畔飞过,撞在防爆玻璃上散成雪片。

“周工,我们试过新型固化剂。”女高工林雪递上平板,指尖划过一组坍塌的护坡视频,“但淤泥含水量超过75%,固化体撑不过三次潮汐……”

见到周正阳又要发飙,老工程师王振国抓起保温杯灌了口冷茶:“老周,熄熄火。”

周正阳:“那就不说这个,说说兰考段试验田的数据,这是什么狗屁数据,新移植的芦苇成活率不到3%。”

一向斯文的周正阳最近爆的粗口有点多。

正在这时,周正阳的电话响了,他接起来,聊了没几句,脸上就露出无尽惊愕之色,随后,又变成无尽的惊喜!

“好的,好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周正阳连连点头,笑得嘴都合不拢,这个烫手的山芋,终于被其他人接了过去,竟然还是那位。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挂了电话,周正阳一脸喜意,会议室的人面面相觑,不知何故。

周正阳:“你们办不到的事,人家有人办到了。”

“什么”

全场震惊,个个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周工,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方怎么做到的”

“是啊,到底谁这么厉害,要是真能做到,我是五体投地的。”

“上面让我们打下手,全力配合。但是,每个人都要签署保密协议,最高级别的,谁要是泄露,后果自负。”

众人:“……”

……

三天后,李响就开工了。一个人的工程。

他所在的地方,闲杂人等严禁靠近。自有相关部门人员在周边配合。

黄河上游,龙羊峡。

李响足踏悬空岩台,土黄色灵力如蛛网般从脚心蔓延至千米外的峭壁。峡谷间轰鸣的水流声被一道低沉的嗡鸣盖过——“地枢演世录”的异能笼罩整片山体。

“咔嚓!”

陡峭的岩壁突然软化如泥,数十万吨岗岩在李响异能牵引下,如同被无形刻刀雕琢的豆腐,阶梯状缓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河岸延伸。

正在峡谷间测绘的工程师老张踉跄后退,安全帽滚落也浑然不觉:“这……这真是人力能及”

壶口瀑布。

水雾弥漫的瀑布下方,李响双掌合十猛然下压,七根百米高的玄武岩巨柱破水而出,螺旋纹路在湍流冲刷下泛起幽蓝微光。

无人机镜头中,原本垂直砸落的瀑布被柱体切割成数十道弧形水帘,水飞溅处竟有虹光流转。

岸边围观的某老工程师颤抖着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这里是他的家乡,他一辈子的心血都投注在了黄河治理之上:“悬了半辈子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三台无人机盘旋,从不同视角,记录下每一幕。

如此经天纬地的工程,自然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全程跟随,拍摄纪录片,要藏于国家档案馆,史书上也会记一笔。

这也是征求了李响同意的。

毕竟,青史留名的事情,谁不愿意呢

古往今来,但凡黄河治理有功的都载入了史册。

神秘铠甲人“扬名海外”,很多外国人都宣传,神秘铠甲人是中国人,本来国内大部分人都不信,包括今次参与行动的一些人,觉得那纯粹是无稽之谈,是外国人污蔑他们。

但是此刻见到李响显威,自然是都信了。

只是,每个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不得泄露。还未到解密的时刻。

至于李响全球搜刮物资,但搜刮的都是异族,而且是关系不好的异族,在国内可从未造次。

当然,也有人圣母心,觉得李响做得不对,叫嚣,那是明晃晃的抢劫,于道德有亏。

只是,那些人不知道的是,大漂亮国利用美元霸权体系,收割全世界几十年,很多国家经济崩盘,甚至破产,造成的破坏力比李响大得多,可能因为其金融手段比较高明,一般人看不懂,但收割的事实摆在那里。只不过李响来的直接了些,但本质是一样的。

怎么大漂亮国做得,李响就做不得

再说,大漂亮国也有很多直接的时候,比如“我为国家偷石油”(现实主义爆火网络歌曲)。

而且,李响下手的对象都是财阀旗下的产业,而遭受大漂亮国收割的国家,货币贬值、股市楼市崩盘、各种物价飞涨,甚至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普通百姓遭受的伤害更大。

李响也不是纯粹零元购,他有自己的打算,今后,那些物资,也会在危难时刻,部分反哺给国外的幸存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如果和平年代不收集,以国外很多国家的尿性,都是要亡国灭种的。

李响不是圣母,他仅仅是觉得,唇亡齿寒。如果全球的抵抗势力多一些,国内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在对抗太空异兽方面,大家是同一条战线的。

开封悬河段。

月光下,河床淤泥之中,李响身着巨鲸圣铠,一脸认真严肃,异次元漩涡在河床里撕开漆黑裂缝,沉积百年的黑褐色淤泥在强大土系异能的牵引下,涌入虚空。

河床以每分钟三厘米的速度沉降,堤坝上监测仪表的红色警报灯渐次转绿。守夜的老河工李大河突然跪地痛哭——他脚下,浑浊的黄河水正褪去暴戾的土黄色。

这位老河工,一家祖孙三代都坚守这个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今后,黄河虽然得到彻底治理,但是他还要投身于维护工作,所以也纳入了进来。

虽然末世之后,黄河结冰,但能抵挡一次超级大洪水,以及今后几年的极端天气,这一次治理也相当值得。

郑州分洪隧道。

凌晨三点的河滩上,李响屈指轻弹,八十米直径的玄武岩隧道如巨蟒破土。施工队队长赵刚的强光手电扫过隧道内壁,天然形成的防渗结晶层折射出星辉般的碎光。暗处,两只夜鹭惊飞而起,爪间刚捕获的黄河鲤鱼扑腾着跌入主河道,在水位标尺“通航深度4.2米“的荧光刻度旁溅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