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来了三老头

第555章 来了三老头

太子丹将手中的琉璃酒盏举起来,虽说这琉璃酒盏价值千金,可跟这次的行刺目标比起来,再贵重的宝物也不值一提。

只需要将这酒杯扔下去,那么埋伏在四周的高手就会一拥而上,将坐在主位上的唐王跟他身边的妖姬给剁成肉泥!

为了这次计划,太子丹几乎联系到了自己所能联系到的一切高手,就算唐王的实力惊天彻地,也绝不可能是如此多高手的对手。

“对了!本王还有几位客人,小丹你去迎接一下!”

只是还没等他来得及砸杯子,却听到了唐王的吩咐。

你才小丹,你全家小丹!

感觉自己被当成了下人的太子丹悲愤莫名,这该死的唐王实在是太不当人了。

他可是贵族,顶级大贵族!燕国太子,若不是唐王这个混蛋横空出世,他以后是要继承燕王之位的!

哪怕燕国确实也就比韩国稍微好点,但怎么说也是个王,怎能承受如此屈辱

于是太子丹一怒之下!

怒了一下!

没办法,现在唐王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要是自己摔杯被对方发现端倪的话,搞不好会出现状况

毕竟对方可是一人敌国的存在,哪怕是存在感最差实力最低的韩国!

所以太子丹觉得还是让埋伏的其他人动手比较好,自己可是要当燕王的存在,别被对方盯上那可就不好了。

要知道这次为了对付唐王,各地遗民外加流散高手全都来齐了,唐王武功再高那也是必死无疑!

但是吧,以唐王的实力,在他被诛杀前带走几个想来是没问题的。

其他人死不死太子丹表示没关系,反正他是不能死的!

他还要留着有用之躯来建设燕国呢!

于是太子丹只好站起身走向门外,想趁机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只是刚走出大门,太子丹就直接愣住了。

这是

门外来了三个老头,全都是须眉皆白,看起来都像是马上快嗝屁的那种。

但是吧!

太子丹看着这三个老头,只觉得自己心脏都快要停止跳动了!

“姬丹见过北冥仙翁、见过荀圣、见过这位丈人!”

没错,站在这里的三个老家伙,就是道家北冥子、儒家荀子,以及阴阳家的硕老黄石公。

这次刺杀太子丹集合了六国高手以及家、农家和墨家、名家等等高手,就连儒家和道家人宗也都派人来参与了。

所以太子丹这才觉得能够一击必杀,哪怕对方是金仙下凡,也绝对挡不住这样的攻势。

可现在

“三位前辈此来是为了诛杀恶贼”

太子丹也不藏着掖着了,事情现在都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他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我们是受唐王邀请来参加宴会的!”

荀子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看向太子丹的眼神中充满了怜悯。

就这智商还想要跟唐王作对

作为当今公认的圣人,荀卿原本是无意插手各国政事的。

他只是个做学问的,只是想改变一下这个世界而已,至于说那些政治上的破事,让小儿辈去烦恼好了!

只是在唐王跟他碰了一面后,荀卿便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一直以来,最顶尖的聪明人都想着要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点倒不是故意吹捧,别说荀子这种顶尖大佬,就连那些稍微上进一点的皇帝,其实心中也有着想要国富民强的梦想来的。

只不过哪怕已经达到了荀子这种级别,对于后面要怎么走却依然没有个确定的方法。

就像清末一帮人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国一样,现在这种乱世的局面,也是前所未有的!

清末号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可现在更是连所谓国家和世界的概念都没有,天下也只是被认定为山河四省而已,燕国若不是因为国嗣未灭乃是正统的周天子后裔,估计蓟城这种苦寒之地,也是要被划入北狄范围内的。

跟唐王的一番话,直接让荀子拨云见日,困扰他多年的心病瞬间被解决了。

倒不是说李清远比荀子聪明,毕竟按智商来说荀子少说要比他高几十个百分点。

但是谁让唐王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呢!

光一个科举制就足以让荀子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尤其是唐王还决定让他帮忙编著教材,也就是以后科考的内容。

按照唐王的设想,以后绝大多数官吏都将通过科举的方式选拔出来,而科考的内容则是包罗万象,从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中出题,为的就是挑选出最适合的人才。

后世科举制让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国际地位,后期之所以落后一方面是满清确实不当人,而另一方面则是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家天下,直接将科举压缩在四书五经之中桎梏了所有人的思想。

要知道唐宋时期的科举虽说最重要的是明经科,但还有明法(法律)明算(算数)词律以及武经等科目,这些副科固然说不像明经科那样受人瞩目,但也保证了这些科学进程的发展,甚至还有专门的医师等级考试,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下做到人尽其才!

可是老朱为了自己江山稳固,直接将所有副科全都砍掉了,甚至连太医这种极度依赖天赋和技术的职业都能世袭,真的是让人无可吐槽。

原本一直赖在山中不准备动弹的北冥子以及想要给自己找个传人的黄石公,在听到了李清远的这番言论后也都坐不住了,毕竟就算是号称无为的道家,其实也有着想让世人了解自家精奥的想法。

就算是圣人还要争取大道机缘呢!以前想要推行所谓科举制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各地贵族直接把持了朝政和地方,国君也只不过是大家联合推出来的代言人罢了!

杨广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扯着了蛋,就算是号称皇帝之始的秦始皇,他要是敢直接推行科举也是完蛋的下场。

所以哪怕像荀子这样的大佬已经认识到科举的重要性,可是在如今这种环境下说推行科举那绝对是自寻死路、

就算他被尊为今圣,只要敢开这个头,分分钟就会被全天下贵族给打击成邪魔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