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支持的不是转基因,而是科学证据本身(中)
在转基因议题的舆论场中,食品安全领域的泰斗级人物陈君石院士,曾掷地有声地给出论断:“转基因食品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 这番话,无疑是对转基因安全性最权威的注解之一。陈君石院士进一步解释道,从本质上来说,转基因食品既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自然不构成食品安全隐患;与此同时,从研发源头到生产终端,转基因作物都被纳入了一套严密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无论是研究开发阶段的层层把关,还是生产环节严格遵循的规范与要求,都与传统产品生产的严谨程度别无二致,甚至更为严苛。
为了守护公众健康与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针对转基因作物制定的管理和审批标准堪称“铜墙铁壁”。安全评价、品种审定、种子生产许可、种子经营许可、生产加工许可等一系列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的评定环节,堪称有史以来对农作物品种最严苛的“考验”。除了要通过关乎人体健康的食品安全评价,还要历经全面评估生态影响的环境安全评价等多项严格测试。只有在所有考核指标都达到“优秀”,转基因作物才有资格获得上市“通行证” 。可以说,每一款获批的转基因产品,都是经过科学“放大镜”反复检验的成果。即便世间万物都难以做到绝对零风险,但通过完善的管理与监管体系,转基因作物的潜在风险完全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然而,那些狗屎吃多的反对转基因的人士却对陈君石院士的言论进行恶意曲解。他们大放厥词:“陈君石居心叵测搞欺骗!我们的消化系统是不会区分?那么我们的肠胃吃毒药也不能区分了?” 这种荒谬的逻辑,暴露了他们对科学言论的蓄意歪曲。
仔细回顾陈君石院士的原话,他明明强调的是“我们的消化系统是不会区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还特意以“猪的基因”“鸡的基因”举例——“来了就消化吸收,不管是猪的基因、鸡的基因还是转基因的基因,都是一律消化。” 陈院士的表述清晰明了,他讨论的前提始终围绕正常食品,哪里有半个字提到“消化系统不会区分食品与毒药”?
猪和鸡作为人类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当我们摄入后,人体消化系统会将其分解为氨基酸、葡萄糖等基础营养物质,根本不会“记住”这些营养源自何种基因。同理,无论是转基因食品还是非转基因食品,只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进入人体后都会被消化酶“一视同仁”地拆解成小分子营养。这就好比不同品牌的纯净水,尽管包装各异,但进入人体后都为细胞补充水分,消化系统不会“挑剔”水的品牌。
反观那些反转人士,完全是故意偷换概念,把陈君石院士论述的“正常食品范畴”,恶意扩大到“毒药等危险物质”。
这就好比有人说“大学生和工人都是国家的财富”,他们却强行抬杠“犯罪分子也是国家的财富吗”?
这种逻辑混乱、断章取义的做法,不是蠢就是坏。他们并非真的不懂科学道理,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惜扭曲事实、误导公众,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对转基因技术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应被无端抹黑。陈君石院士的专业论断,是基于大量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我们应当擦亮双眼,识破这些反转人士的诡辩套路,别让恶意歪曲的言论掩盖了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真相。
(未完待续。作者:怀疑探索者,写于2020年2月8日早上9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