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石比肩杨振宁,他挺转基因是因为利益吗?

在科学的广阔版图中,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都以其卓越贡献闪耀光芒。陈君石院士,在食品安全领域尤其是食品毒理学方面,堪称泰山北斗。将他与物理学界的杨振宁相提并论,并非言过其实。杨振宁在物理理论研究上成就斐然,推动了人类对宇宙微观世界的认知;陈君石则一手开创了中国的食品毒理学,为国内食品安全研究奠定基石,其学术成果和影响力同样深远。

陈君石院士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编写的数十本大学教科书,成为国内外生物学专业学子的重要学习资料,是高品质与权威性的象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他的弟子遍布学界,不少也已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甚至院士,足见其学术传承之广、影响之深。

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顶级科学家,只因坚定支持转基因技术,便遭受无端指责与恶意揣测。有人质疑他被利益驱使,收受了不当钱财才为转基因“站台”,但这种说法毫无事实依据且荒谬至极。

从科学研究层面来看,转基因的安全性早有定论。过去几十年间,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如《自然》《科学》《细胞》上,超1100篇顶级论文力证转基因安全,涉及作者超2200位,这些学者皆是相关领域的翘楚,相当于院士级别。此外,自1971年起,sCi上有超10万篇科学实验论文支持转基因安全的结论,若算上众多作者,人数可达50万之多。如此庞大数量、长时间跨度的科研成果,岂是能被轻易收买、篡改的?

从权威机构认证角度,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等超过471个国际权威机构,以及全球众多国家科学院,都发布过科学报告,认证转基因的安全性。这些机构成员众多,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成员数量达数百万。若说他们都被收买,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经济账。假设收买一位sCi论文作者需10万美金,50万作者就需500亿美金;收买一位院士级别科学家以1000万美金计,2200位这样的学者则需220亿美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编辑、评委等学术大牛,若以300人算,每人1亿美金,就是300亿美金。30多个国际权威机构上层人物约1000人,每人1亿美金,需1000亿美金。全球各国科学院院士若以人算,每人1000万美金,总计2000亿美金。这还不算各国农业管理机构相关人员,仅仅这些就已高达4020亿美金。所谓的“利益集团”哪来如此巨额资金?更何况,科学界支持转基因长达50年,涉及人数众多,要让这么多人长期保密,风险极大,所需代价更是难以估量。

虽然科学界也有极少数的害群之马,但并不能由此否认整个群体。我们不能因为发现数学张老师闯红灯,就认为全世界的老师都是坏人。就我亲身之接触,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可敬的,也是无私的敦厚人士。

科学家的群体一直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他们的智慧、知识和道德水平普遍较高,对社会的责任感也远超常人。他们深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不会为了利益而违背科学事实。我们应该尊重科学研究成果,尊重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摒弃毫无根据的阴谋论,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转基因技术 。 陈君石院士力挺转基因,是基于坚实的科学依据,而非所谓的利益,我们理应还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作者:怀疑探索者,写于2020年。有一定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