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傻子还是天才

  “说起来这户人家也是命中带衰,这老太太啊,命硬的很,生了三儿三女,活到成年的就只一个独苗苗男丁,老头早就去了,儿子长大了好不容易成亲生子,结果孙子又是个傻的,孙子还没到5岁,儿子儿媳妇出海打鱼遇到大风浪也走了,我们这十里八乡的能活到70多岁的老人就她一个”,村长带着众人边走边介绍道。

  说完指着村子最西边,靠近小山坡的土砖房道:“到了,那就是他家,我已经让人去他们家田里喊他回来了,各位大人稍等片刻。”

  “怎么住得这么偏啊?”杨典史看了看周边,荒无人烟的。

  离最近的邻居还隔了一个水塘加一个大稻场,旁边靠近小土坡,小土坡上长着几丛瘦骨伶仃的荆棘。

  村长搓了搓手,解释道:“村里人都嫌老太太命硬,会克人,不愿意跟他们家住一块儿,他们家就单独搬到这村西头来了。”

  说完后赶紧快步过去把篱笆门推开,躬身请张平安等人去院子里坐下等。

  张平安进院子之后打量了一下周围,土砖房不大,就三间,估摸一间是堂屋,两间是卧房,院子里搭了小厨房,在靠墙根的地方还种了一排杨梅,枝繁叶茂,果子肥嘟嘟的,结的又密又大。

  慈县本地人虽说大都会种几棵杨梅树,包括县衙后院都有,但结的这么大、这么密的,他是头一回见。

  村长见张平安盯着杨梅树,以为他是想吃,不由道:“这个杨梅得到下月中旬才能上市呢,别看结的大,现在吃还酸得很!”

  张平安摇摇头,沉声道:“本官不是想吃,我看他家杨梅结得比一般的大许多,也更密,想来这人农事方面十分擅长!”

  这话村长赞同,点头附和道:“那确实是,我们村没一个人能比得上他的,也不知道他是用的什么法子。”

  “他是天生就傻还是因为发热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张平安转而问道。

  天生的和后天的可不一样。

  村长道:“嗐,就是天生就傻,到五岁头上才会说话,他爹娘当初是成婚六七年才生的他,这也就是个儿子,傻不傻的吧,好歹也能传宗接代,这才养大了。

  等他爹娘去世了,就老太太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平时也不怎么和村里人打交,不过这小子生的特壮,一把子力气,以前有调皮的小子不懂事去惹他,被他拿着镰刀追着砍,四六不分的,愣的很!”

  “他们家有几亩地?”杨典史问道。

  村长回忆了一下,给出了精确数字:“三亩六分地,两亩上等田,剩余的一亩六分是中等田,本身他家条件还不错,有十几亩地来着,但这些年办丧事,加上老太太和她曾孙子时不时的生病吃药,陆陆续续卖了不少!”

  “这人有儿子啦?”绿豆眼好奇。

  村长闻言差点没翻白眼,这不是废话吗?

  嘴上还是好声好气解释道:“这苏二愣都快三十啦,虽说到快二十岁才说上媳妇,耽误了几年,但成亲后一溜烟生了三个儿子,争气的嘞!

  头两个儿子都好好的,跟他一样壮,就这最小的一个儿子是个病秧子,快五岁的孩子了,生的跟个两三岁的丫头似的,看着就难养。”

  说话间,这当事人终于回来了。

  只见一个又高又壮的黝黑汉子领着三个娃儿回来,旁边还跟着一老一少两个妇人,俱都浑身泥点子,脏兮兮的,脚倒是洗干净了,穿着草鞋。

  村长见人回来松了一口气,大声道:“二愣子,快过来给各位大人磕头行礼!”

  二愣子闻言愣了一下,还是老太太镇定些,带着全家人过去磕头。

  刚才听村长说这人壮实,但走近了看,张平安才发现这人只是骨架大,其实身上没多少肉。

  这一家子都瘦,尤其是老太太,只剩一层皮贴着骨头了,皮肤上都是老年斑,眼球浑浊,不过一脸精明相,估计这一家子都是老太太做主。

  张平安挥了挥手让人起来,“坐下说话吧!”

  老太太搓了搓手,看着镇定,但心里明显还是有些紧张,不由得望向村长。

  村长拍了下大腿:“愣着干嘛啊,真是一家子愣子,快去烧水,给各位大人沏茶呀!”

  老太太这才哑声道:“瞧我这记性,这就去!”

  说完领着儿媳妇去了厨房,用钥匙把厨房门打开后,又开始生火。

  张平安也就随他们去忙碌了。

  笑着跟这汉子说话:“听说你很会种地呀,地里收成比别人家都好。”

  汉子反应很慢,半晌才道:“要留好种子!”

  张平安又指了指旁边的杨梅树。和颜悦色继续道:“那还是因为你能干啊,我看你家杨梅长的也比别人家强许多呢,可是用了什么法子?”

  这下子苏二愣反应快许多:“这是要留给一斗二斗三斗吃的。”

  张平安无奈了,这沟通确实有些困难啊!

  村长一脸‘我没骗人吧’的表情,道:“他就是这样的,天生少根筋,问他啥都是驴头不对马嘴!”

  张平安想了想,“这样吧,带我们去你家地里看看可好?”

  不等苏二愣答应,村长连忙道:“我带各位去。”

  “行”,张平安点头,临出门时想到什么,指了指墙边的杨梅道:“我看你这杨梅结的不错,卖我一些可好?我用银子跟你买!”

  “这…这……大人,哪能收您的钱呢,您能看上眼是他们的福气”,村长连忙摆手。

  杨典史很有眼色,张平安话音落下,便让衙役们去摘了一兜子。

  二愣子对于吃的反应高度敏感,一下子冲过去,大声吼道:“别抢我家杨梅!”

  说完就要去抢回来。

  杨典史连忙掏出些铜板递过去,“嘿,你这人,我们花钱跟你买。”

  看到钱,苏二愣才不闹了,接过后仔细放到怀里。

  “嘿嘿,谁说他傻的,我看他精明的很”,绿豆眼摇着扇子笑嘻嘻道。

  等到了田边,张平安发现这苏二愣家的秧苗表面看跟别人家差不多,没什么区别,但根须更密集更壮实,想必这就是差距所在。

  一次两次增产可能是巧合,年年都能增产这么多,绝对是有窍诀所在的,有时候,傻子和天才之间也只有一线之隔。

  就不知这位是真傻子还是真天才了!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