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一战定乾坤

得知包拯具有调遣妖的神通,萧太后心里涌出一丝后怕。

大宋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大辽想消灭大宋,夺取中原,只怕难了。

不过大军已经出征,萧太后也不想轻易半途而废,她不甘心。

形势迫在眉睫,粮食危机就在眼前,不攻打大宋,大辽也是死路一条。

这个节骨眼上撤兵,并非明智的选择,还不如赌一赌。

横竖都是个死。

打还有一点希望。

哪怕只要能大败宋军,也能为辽国争取到一些利益。

她很清楚大宋朝廷高层的尿性。

想到这里,萧太后随即写了一份和谈协议,并承诺割让代州、云州和檀州三郡,依旧让乌图鲁送到前线。

耶律斜轸看到协议,大喜过望,太后果然圣明啊!

有了这份和谈协议,足以让包拯信任大辽的和谈诚意了吧?

为了让包拯彻底放下戒心,耶律斜轸假意班师回朝,大军后撤三十里。

看到和谈协议,包拯脸上浮现出一抹难以察觉的鄙夷之色。

就这种伎俩,骗大宋那些士大夫还可以,骗他,实在太拙劣了。

包拯不动声色,假装采信,目视乌图鲁道:“既然辽国有此诚意,请乌图鲁将军回复耶律元帅,尽快交割三郡,本府静候佳音。大宋素来爱好和平,只要大辽愿意撤兵,大宋可不计前嫌,和大辽重归于好。大宋也会尽力援助大辽,帮大辽度过这次粮食危机。”

“多谢包相国!”乌图鲁满脸堆笑,心中暗自得意窃喜,宋人果然都是脓包,包拯也不例外。

还以为包拯当真中计。

回到营寨,乌图鲁将包拯原话如实回复耶律斜轸。

耶律斜轸更是喜出望外,拍案而起,哈哈大笑道:“想不到包拯也会中我之计,此番必定要一鼓作气,拿下河间府。”

随即请来狼王,道:“狼王,包拯已然中计,三日内必定撤军,届时河间府空虚,届时狼王趁虚而入,定能一举拿下河间府。”

耶律斜轸一面派人探听宋军消息,一面命耶律雄才打元帅大旗,假意撤军。

而主力大军却偃旗息鼓,潜藏在山谷之中,准备等包拯撤军之后,便发动奇袭,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要占领了河间,辽国便占据了主动权,凭借河间城,与大宋周旋。

就算宋军中有两条千年蛇妖相助,也未必能奈何得了他的二十万兵马。

想到这里,仿佛胜利在望,耶律斜轸期待不已,只等包拯班师回朝,便大举进攻。

不得不说,这位曾经的大辽战神,计划很完美,孙子兵法也玩得很溜。

只可惜他遇到的是包拯。

作为穿越者,包拯太了解契丹人的尿性,背信弃义是他们的一贯作风,没有信誉可言。

他宁愿相信母猪会上树,也不会相信辽人作出的承诺。

要想契丹人彻底老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打败他们,打服,将其踩在脚下,这样他们才会老实一段时间。

更何况,包拯对幽云十六州志在必得。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他怎么可能轻易罢休。

一旦错过,以后估计就难了。

就算辽国真的要讲和,他也不会同意。

预判到辽国的目的,包拯将计就计,暗中部署,放长线,钓大鱼,只等鱼儿上钩。

这次,他准备一战定乾坤,就算不让耶律斜轸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也一定要消灭他的精锐和主力。

……

另一边。

大宋朝廷方面,包拯大军出征已过去二十天,朝廷才接到边关急报。范仲淹听到消息,震惊不已,火速进宫禀报:“陛下,辽国率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兵临白河沟。”

赵祯神色急切,“战况如何?”

虽然这次是包拯领兵,他对包拯有足够的信心。

可毕竟是打战,两军对垒,局势瞬息万变,不容有失。

范仲淹道:“战况未知!”

说完,范仲淹擦了擦额头冷汗,解释道:“老臣听说,辽国请来数万异类大军相助,来势汹汹,丁川寨失守,镇守丁川寨的士卒全军覆没,被异类分食,河间危及!”

“什么?有这等事?”赵祯惊得猛然站起来,瞪大了眼珠,“是什么异类?”

范仲淹道:“这个……老臣也不太清楚,只听说,他们体型庞大,高达两三丈,一口便能吞下一个人,我军毫无还手之力,损失惨重,形势万分危急。到现在,老臣都还没接到边关战报。”

“辽国有异族相助,我军只怕是……难以抵挡啊!”

范仲淹后背都已经被冷汗浸透,对于这次辽国请来的异类,委实出乎了他的预料。

赵祯也是惊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遭雷劈。

信息太过炸裂,让他一时间有点难以接受。

高达两三丈的异类?

一口能吞下一个人?

这是什么样的怪物?

听到这里,赵祯就算对包拯再有信心,心里也已紧张到极点。

毕竟,范仲淹所说的东西,太过骇人听闻。

若辽国真有这样的异类相助,岂是人力所能抵挡的?

许久,赵祯方才回过神来。

“如此大事,为何不见边关战报,难道河间失守,包卿已经……”

可怕的念头闪过,赵祯一颗心更是如同打鼓一般。

他不敢想象下去!

“不……包卿绝不会有事。”

“包卿神通广大,不会那么容易死。”

赵祯自言自语,不停地安慰自己。

瞧着皇上紧张的样子,范仲淹也赶忙安慰:“陛下所言极是,包大人乃文曲星下凡,一定有办法应付异族!”

赵祯心中稍安,却终究放心不下,让范仲淹即刻召集百官,商议对策。

倘若河间府当真时候,包拯殉国的话,大宋必须采取下一步防御措施。

大宋不能亡!

一个时辰后。

百官齐聚文德殿。

“皇上突然临朝,莫不是边关告急?”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事?”

“难道包拯吃了败仗?否则皇上怎会突然召集我等。”

“这个包拯,刚愎自用,一心想要挑起战争,老夫早就说过,他就是个祸害,大宋江山早晚要葬送在他手里,这下应验了吧?”

“倘若当真吃了败仗,大宋危矣!”

“唉!这可如何是好啊!”

百官七嘴八舌,指指点点。

只等赵祯出现,百官才消停下来,纷纷站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