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添油战术
下午的战斗比预想的要晚一些。
只因英法的炮兵部队向上推进花了不少时间。
那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英法联军的炮兵队伍如一条长龙缓缓蠕动,炮车的轱辘碾压着地面的石子,发出刺耳的声响,仿佛是死神来临前的序曲。
队伍中,英法鬼子面色冷峻,他们机械地执行着命令,眼神中透着对这场非正义战争的麻木与狂热。
似乎胜利马上就会到来,山上的敌人很快将会被他们轰成碎片。
期间,李铁山想带领一支部队再冲一次。
他的双眼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那是对上午自己部队几乎全团覆没的悲愤,也是对眼前侵略者的切齿痛恨。
“弟兄们,跟我上,为赵团长报仇,把这群洋鬼子赶下山去!”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向着战士们高呼。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就遭到了四团团长和尚的强烈反对。
“李团长,我知道你想为赵团长复仇。”
和尚的面容冷峻,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坚定,
“但是,现在师长交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守住三峰峰头阵地。”
和尚深知这道命令背后的千钧重量,这不仅仅是几个字,而是关乎着整个防线的安危,关乎无数将士的生命。
李铁山不服。
“那你就看着洋鬼子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把炮对准我们?”
他的声音充满了不甘与焦急,眉头紧锁,像一只即将扑向猎物的猛虎被无形的手束缚住。
和尚大声回道:“李团长,你要记住,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和尚此刻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着山脉往上,阵地越往上,防守的阵地其实越小。
那三峰峰头阵地宛如一座孤岛,被敌军重重包围。
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壕沟。
都成为了将士们最后的依托。
当炮弹降落在阵地上的一刻,意味着战争爆发了。
这一次,洋鬼子在炮弹的掩护下,很快就冲了上来。
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在阵地上炸开一朵朵恐怖的血花。
泥土被炸得四处飞溅,士兵们的身躯被气浪掀翻,但他们瞬间又挣扎着爬起来。
阵地上硝烟弥漫,能见度极低,可战士们的眼睛却无比清晰,因为他们的眼中只有敌人。
“放!”
指挥官一声令下,枪炮齐鸣。
“哒哒哒”
数挺加特林机枪也释放着他的威力。
新军士兵们怒吼着,朝着涌上来的敌人射击。
他们的弹药在飞速消耗,但他们的射击频率却没有丝毫降低。
有一个年轻的士兵,脸上还带着稚气,他的手在微微颤抖,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他咬着牙,不断地将枪支端起射击,直到弹夹打空,他毫不犹豫地拿起身边的刺刀,向着冲过来的敌人扑了上去。
但敌人越来越多,如同潮水一般汹涌。
他们仗着人数上的优势,不断地发起冲锋。
而且加特林还被英法联军缴获了两挺。
他们很快应用到了战场之上。
峰头阵地的士兵们已经伤亡惨重,可没有一个退缩。
李铁山看着眼前惨烈的一幕,心急如焚。
他不顾和尚的阻拦,带着自己的亲兵再次冲向敌阵。
“兄弟们,跟我死战到底!”他喊道。
亲兵们紧随其后,他们如同下山的猛虎,冲入了敌阵。
李铁山挥舞着大刀,所到之处血肉横飞,将敌人杀退了一次又一次。
但他终究寡不敌众。
突然,一颗子弹射到李铁山的大腿上,他不由重重地摔在地上。
他强忍着剧痛,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可看到周围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
四团团长随时关注到李铁山的情况。
见李铁山倒在地上。
立马派士兵前去把他救了回来。
“我不走,我不走。我就算死也要死到战场上。”李铁山愤怒地咆哮道。
但士兵可不管他愿意不愿意。
见李铁山只是伤着了腿,和尚不由长舒一口气。
“将李团长带回后方去医治。”
“我不走,我不走。。。”
听着李铁山声音越来越远。
和尚沉静的目光始终望着眼前的阵地。
虽然阵地还在,但是士兵已经越来越少。
而看着洋鬼子们又冲上了阵地。
和尚不顾亲卫的阻拦,毅然地冲了上去。
这一次肉搏战甚为艰难。
再又一次将洋鬼子赶下去后。
阵地上的士兵已经不足百余。
他可是带了两个营过来。
不到一下午。
就已损失惨重。
和尚带着剩余的士兵坚守着阵地的一角,他的身上已经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
“弟兄们,我们现在已是背水一战,死也要死在这阵地上!”
他的声音嘶哑而坚定。
战至黄昏,夕阳如血一般洒在这片惨烈的战场上。峰头阵地上只剩下寥寥几个士兵,他们或是拄着断枪,或是靠着石头,但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
主峰上的王大锤,看着三峰峰头阵地已然再也坚持不住。
他再一次派出了两个营的增援部队。
王大锤要用添油战术。
将英法联军牢牢地钉死在三峰的峰头阵地上。
三峰过后就是四峰。
而四峰就是石宁峰,也就是九峰山的主峰所在。
四峰过后,海拔将会越来越低。
可以说三峰是四峰最后的屏障,而四峰则是九峰山最后的屏障。
随着最后一轮英法联军的冲锋,剩余的英勇的战士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战斗,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这片土地,哪怕粉身碎骨。
就在他们准备玉石俱焚的时候。
冲锋号再次响起。
增援的两个营赶到了战场。
每一次冲锋号的响起都是英法联军士兵们的噩梦。
他们已经渐渐养成一种习惯。
当新军冲锋号声响起的时候,也就是他们撤退的时候。
这场战斗过后,三峰峰头阵地上尸骸遍地,一片死寂。
只有那还冒着青烟的焦土和偶尔吹来的风声,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壮烈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