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老衲临死前的请求

“报~~~”

“清妖正往第六师驻防的防线疾驰而去...”

斥候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带着几分急切与欣喜。

赖文光、石镇吉和赵苟三人正围坐在营帐中央的沙盘前,商讨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听到这个消息,赖文光和石镇吉的脸上瞬间洋溢起了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对局势的掌控感,又有即将迎来胜利的期待。

“好啊!僧格林沁终于钻了进去,山东直隶一带都有我们的重兵把守,反而是湖南方向是咱们薄弱一环。”赖文光兴高采烈地说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自从第一战之后,他与僧格林沁的蒙古军团展开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游击战,凭借着灵活多变的战术,硬是把僧格林沁的精锐之师累得疲惫不堪。

这一段时间,骑兵旅的战果更是颇为丰硕。

他们犹如草原上的猎豹,神出鬼没,不断地袭扰着僧格林沁的后勤补给线和侧翼。

不仅成功延缓了僧格林沁支援湖南的想法,还为第五、六师创造了绝佳的战机。

第五、六师抓住机会,一举击溃了胜保的八旗子弟兵,而这一辉煌战果,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得归功于骑兵旅的巧妙配合与英勇奋战。

“还是苏王料事如神,料到了他们会着急撤回直隶。”石镇吉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一丝钦佩。

为了将僧格林沁这个心头大患彻底歼灭,赵苟亲自带领石镇吉的国防军万余部队日夜兼程赶到了河南。

而第五师和第六师由于接纳了大量的降兵,如今兵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两个师在防线上集结的兵力已达到三万左右。

再加上赖文光的骑兵旅,以及人数并不多的的炮兵团,此刻集结于河南的太平军总兵力已将近五万。

这一切的精心布局,都是为了将蒙古军团全歼于河南这片土地上。

然而,即便太平军的兵力已是僧格林沁蒙古军团的两倍,但要将其彻底歼灭,仍并非易事。

毕竟骑兵的机动性极强,一旦他们发起逃跑,步兵再怎么围追堵截,也很难将他们全部歼灭,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只怕没那么简单...”赵苟轻声说道。

“苏王,我知道全歼很难,但就算僧格林沁跑回去,咱们也至少给清廷的骑兵带来了致命一击。”赖文光则是自信满满。

石镇吉也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赵苟却不知为何,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不安,他的眼皮子开始不停地跳动,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轻轻拨动着他的心弦。

“苏王,嵩山少林寺的住持求见...”一位亲卫匆匆上前禀报道,打破了营帐内略显沉闷的气氛。

“哦?带过来吧!”赵苟一脸疑惑,不明白这个少林寺的住持此时前来所为何事。

不多时,一个身披袈裟的高僧缓缓走进了营帐。

高僧神色平静而庄重,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他双手合十,微微欠身,动作不疾不徐,衣袂随之轻轻摆动,宛如从画中走来的仙人。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大师,不知此时前来,有何贵事相商?”赵苟也双手合十,微微欠身,疑惑地问道。

“前几日,僧王曾来过鄙寺。”住持的声音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久远的故事。“我观其面相,最近恐有大难临头。”

“嗬~当然,现在清妖已在我们包围之中,僧格林沁肯定离死期不远矣。”赖文光神情之中一脸不屑,对这个少林寺住持的话显得颇为轻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些毫无根据的废话罢了。

赵苟闻言后似乎也没了兴趣,毕竟此刻军情紧急,他满心只想早点将这个少林寺住持打发走,然后率领大军向僧格林沁的蒙古军团发起最后的攻击。

“大师,现在军情紧急,我们大军马上就要出发,招待不周,来日必登门拜访。”

说罢,赵苟便向住持告辞,准备率领大军向僧格林沁的蒙古军团包围而去。

然而,那住持却突然提高了声音,喊道:

“苏王留步!”

赵苟无奈地停下脚步,转身问道:“大师还有何事?”

“事关黎民苍生”

赵苟闻言,一脸皱眉地望着他。

“苏王,王师一怒,伏尸百万。”住持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带着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意味。“贫僧去年夜观天象,曾发现七星连珠现世,中间还包围着一颗特别亮的星星。我为此奇特的天象翻阅过无数古经,其中在一本古书中发现了这奇特天象蕴含的意思,当时贫僧都被惊了一跳,书上说,新王降世,万夷皆臣。”

新王降世,万夷皆臣?赵苟眼皮一抬,这难道说的是自己?

“那这与我们此刻的战事又有何关联?”

住持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而前几日那一颗星星再现,只是周围的星星却黯淡无光。苏王知道古经上又怎么描写的吗?”

“磨磨唧唧,说话跟放屁一样...苏王,咱们别理他得了,军情可是不等人啊!”赖文光见这个和尚叽叽歪歪,恨不得将他绑起来。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住持双手合十,一脸笑意地对着赖文光说道。

然后转头对赵苟说道:

“这昭示着新王周围无数的百姓要天降大灾。贫僧再从僧王和苏王,以及士兵们的面相中不难看出,此次百姓遭难,与这次战争脱不了干系。”

赵苟的脸色一变,如果真的因为这场战事导致百姓遭难,那即便战胜了僧格林沁,那也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大师,你的意思是说,这场战事会给百姓带来灾难?可如今太平军行的是大一统之事,我们若不将其歼灭,又怎能真正让百姓安居乐业?”

住持微微摇头,说道:“苏王,贫僧并无阻拦你等战事之意。只是这天下之事,皆有因果循环。若能在战事之中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或许能化解这一劫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赵苟陷入了沉思,他明白住持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可是,面对眼前的敌人,他又怎能轻易退缩?

石镇吉和赖文光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他们看着住持,等待着他的进一步解释。

住持见众人陷入沉思,便继续说道:

“苏王,你可曾想过,若能劝服僧王归降,既能避免一场惨烈的厮杀,又能保全万千百姓的性命,此乃一举两得之事。而且,这或许也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赵苟抬起头,目光疑惑地看着住持,说道:

“大师,你说的这些,我明白。但僧格林沁深受清朝皇恩,想要让他归降,谈何容易?”

住持微微一笑,说道:

“苏王,人心都是肉长的。僧格林沁虽身处高位,但想必也厌倦了这无休止的战乱。若能以大义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不定他能放下执念,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

“贫僧恳请苏王暂动干戈,贫僧愿为苏王去劝降。”

“不可,僧王嗜杀成性,大师去恐有不测。”赵苟摇了摇头。

“贫僧已泄露天机,昨日一卦已算出我命数已尽。既然都要死,贫僧愿为万千百姓去试一试。”

住持仍是一脸微笑,云淡风轻。

“大师~~~”

赵苟从不信天命一说,但他有时候又不得不信,不然他为何穿越至此?

“苏王乃天命之人,华夏共主,万夷皆臣,还希望苏王少造杀孽,成全老衲最后一点心愿,让老衲试试。”

赵苟无奈点了点头,对身后的亲卫说道:

“派人亲自护送大师。”

“感谢苏王成全,老衲这次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