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捻军
“居者为民,出者为捻。”
为何为捻?
“捻”是华夏淮北的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的意思。
而捻军最早起源于捻子。
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然后购买油捻纸,所以称为捻子。
到后来,发展成为恐吓勒索百姓。
其实这时已与盗贼无异。
越是荒年欠收,入捻人数越多。
随着太平天国的兴起。
捻子也开始活动频繁了起来。
这时候,被清廷称之为“捻匪”。
1851年,捻军在豫南南阳,南召等地聚众起事。
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农民日益增多。亳州人张洛行,龚得树等结捻聚众万余人攻破河南永城。
同年11月,捻众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歃血为盟,推张洛行为盟主,起义抗清,号称“十八铺聚义”。
林凤祥李开芳在1853年北伐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从浦口出发入安徽境,经滁州、凤阳、怀远、蒙城、亳州等地,进入河南,一路顺风顺水,势如破竹。
途中还引导了这股捻军的大规模起义。
这便是捻军的由来。
1854年间。
太平军在安徽湖南湖北浙江四省与清军以及英法联军作战的时候。
为响应太平军的攻势,捻军在捻首张洛行的带领下进入了山东。
短短几月。
捻军在山东有烽火燎原之势。
很快发展数万之众。
而就在这个时刻。
刚刚率军平息了京城之变的僧格林沁率领他的蒙古骑兵和胜保率领的八旗军分南北两路大军齐头并进进入了山东。
捻军虽然在山东的势力如野火般蔓延,短短数月便聚众数万。
但仍然是战斗力低下。
别说跟赵苟的新军比,就是比一些正规的清军都差得远。
往往攻打一个上百清兵据守的县城,都会啸聚上万捻军去攻打。
但捻军之所以能够在山东驰骋。
那也是张洛行借鉴了赵苟所率领的太平军曾在苏常使用过的游击战。
张洛行率领的捻军以游击战术四处袭扰清军,烧毁粮仓,劫掠官银,攻占下了好几座县城。
山东的清军疲于应对,节节败退。
清廷震动。
两宫太后为了稳固皇权。
立即派出了称为“国之柱石”的僧格林沁,和同样护驾有功的胜保出兵讨伐捻军,意图稳定山东局势。
并让他们与湖南的曾国藩形成南北鼎立之势。
清廷官员为此送了他们南曾北僧的称号,妄图靠着这两人来拯救岌岌可危的清廷。
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和胜保的八旗精锐分南北两路进入山东后,迅速对捻军形成合围之势。
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以速度著称,他们像草原上的狼群般悄无声息地接近捻军的营地。
张洛行虽早有防备,但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远超他的预期。
一天深夜。
捻军的营地突然被火光点亮。
蒙古骑兵如幽灵般从四面八方冲杀而来,马蹄声震天动地。
张洛行急忙组织抵抗,但捻军的装备和训练远不及蒙古骑兵,很快便陷入混乱。
“撤!快撤!”
张洛行嘶吼着,带领残部向南方突围。
然而,胜保的八旗精锐早已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胜保的八旗精锐以火器为主,他们在山谷两侧架设火炮,等待捻军自投罗网。
当张洛行的残部进入山谷时,胜保一声令下,火炮齐鸣,山谷瞬间变成人间地狱。
捻军士兵在炮火中四散奔逃,但山谷出口已被清军封锁。
胜保亲自率领精锐步兵冲杀而下,刀光剑影中,捻军士兵成片倒下。
张洛行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带领少数亲兵拼死突围。
然而,他的战马被炮火惊扰,将他摔下马背。
清军一拥而上,将他生擒。
战斗结束后,山谷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僧格林沁和胜保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修罗场。
“捻军虽众,不过乌合之众。”
胜保冷笑道。
僧格林沁点了点头,目光冷峻:
“一群拿上武器的百姓罢了,张洛行已被擒,剩下的捻军不足为虑。传令下去,清剿残部,一个不留。”
张洛行被押解到济南,清廷对他进行了公开审判。
审判席上,张洛行虽遍体鳞伤,却依旧昂首挺胸。
“张洛行,你可知罪?”
审判官厉声问道。
张洛行冷笑一声:
“我何罪之有?清廷无道,民不聊生,我捻军不过是替天行道!”
审判官大怒,拍案而起:
“大胆逆贼!来人,拖出去斩首示众!”
张洛行被押赴刑场,沿途百姓纷纷围观。他高呼:
“捻军虽败,但天下义士不绝!翼王苏王的太平军必定会杀光鞑子,清廷必亡!”
刀光一闪,张洛行人头落地。
然而,他的呼声却久久回荡在天地之间。
张洛行虽死,但捻军的余烬并未完全熄灭。
他的部分残部逃入深山,继续与清军周旋,游击作战。
以盼等到太平军的支援。
张洛行被抓之前,曾将一枚刻有“洪”字的玉佩交给一名亲兵。
天京。
天王府。
虽然天王洪秀全已逝,但仍保留了天王的府邸。
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还住在这里。
现在法号为静心的小尼姑仪美公主洪天美时常会回来看望她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这不。
石达开刚处理完政事,在外面被女官推着散心的时候,就碰到了一身尼服的静心小尼。
“翼王。”
刚看望完自己的幼弟,正准备离去的洪天美看见石达开后,立即恭敬地唤了一声。
“仪美啊!又来看你阿弟?”
洪天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翼王,还是叫我静心吧!我现在已不是天国的仪美公主。”
石达开闻言,看着仍是带发修行的洪天美,叹了口气。
“仪美,何必呢?当初天王是想让你嫁给陈玉成,你一气之下,出家为尼。”
“但是现在天王已逝,你也没必要再跟你父亲生气了。”
“回到这天王府来吧!你仍然是天国的公主。”
洪天美摇了摇头,眉宇间有散不去的哀愁。
“在庵里挺好,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报,山东捻军被清军击溃,余部进入山中,沃王张乐行被斩杀,他死之前拿出了天王赐给他的令牌请求天国的支援。”
一名亲卫神色慌张从外面疾步走进来禀报道。
见翼王有军国大事要处理,洪天美赶紧向翼王告辞。
“报,翼王。浙江军情,李秀成偷袭了洋鬼子的补给线,丈量一号舰队击沉了一艘英法战舰,苏王亲率赖旅帅的骑兵旅穿插到了英法联军的后方。”这时又一名亲卫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
石达开闻言捏紧了拳头,暗暗为前方的战士祈祷。
而往外面走去的洪天美在听到苏王这两个字后,身形明显一顿。
疾走的步伐,瞬间放缓了下来。
她想多听一点关于苏王的讯息。
她现在经常回天王府,一个原因是看望她的阿弟,另一个原因是她可以在城中听一些关于苏王的故事。
她放缓脚步没有再听到任何有关苏王的消息。
只有众人略显沉重和紧张的呼吸声。
这让她心中有了一丝担心,她再次抬步往府外走去。
这次步伐明显较刚才更快。
只因,她。。。
更着急回庵里。
她要为太平军士祈祷。
她要为苏王祈祷。